【理响中国】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2024-02-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光辉旗帜。“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石,其中蕴含着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深刻把握,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
  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概念,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史的科学总结。中华民族在探索文化转型、寻求美好生活的艰辛实践中,设想过多种文化形态模式。“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东西文化调和”“全盘西化”“现代新儒学”“中国文化本位”等,都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只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真正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真理性与道义性的高度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前途命运相统一的历史高度,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规律与核心内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使“仁者爱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等文化精义得到更彻底、更圆满的彰显。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一体两面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文化主体性的核心是独立自主的创造性,中华文化主体性维护、激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命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开放包容的博大气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当代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把握历史主动、掌握中国命运、引导人类前途的力量之源。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
  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思想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等中国特色的重要内涵,而且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也提供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了对待自然界、处理社会关系、治国理政、安顿自我生命的深湛智慧,二者在实践观、认识论、方法论、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自由观等诸多方面有着契合、互补、融通而有机结合的深厚基础,共同反映着人类永续生存的共同诉求,引导着真善美的人间正道。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具有“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列宁所期望的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其中最核心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而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
  “两个结合”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根本路径,是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自信之基,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成功法宝。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
  实践方式
  文化的意义,在于总结人类生活实践的历史经验、引导实践主体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改变世界和改易人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类新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文化人”,造就新时代的实践主体。马克思认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个人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就必须培养兼具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素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常与变;“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我们要在具体实践中把“两个结合”的思想内化,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转化为现实主体的德性,形成新时代实践主体的浩然正气、崇高境界和思想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化成天下”,体现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过程。人类社会有机体是一定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与文化形态相互交织、互动的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体现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之中,渗透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中,引导中华民族创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创新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等问题的普遍智慧和生机活力,是“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的文化表达,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从人类文明史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扬弃人类在“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等历史阶段的文明成果,不断创造“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提供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精神危机等尖锐挑战的中国方案,回答人类走出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方克立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23BZX04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审核:尹书博
  责任编辑:王志强
  网络编辑:王晏清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志强(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