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化实践”与“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词语,在中文语境中都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及其文化实践有关,但侧重点和背景有所不同,涉及如今我们所言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
“群众文化”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语境中主要代表基层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通常指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参与和实践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主要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庆、地方习俗等。其特点是自发的、基于日常生活和实践的,往往反映一个特定社区或群体的价值观、娱乐观和审美观。
“大众文化”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语境中代表着由市场主导的文化活动,这是大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不同之处。大众文化通常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旨在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能使普通居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一种日常文化形态,是由大多数人来生产和消费的文化产品形式。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前对于这一类文化的称谓,如今仍然在多数场合使用。民族民间文化通常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民族或种族群体中,代代相传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是民众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它有别于正式的、官方的文化制度,更加接近人们的实际生活。
人民文化实践则兼顾了上述三类文化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对“非正式”文化活动展开过讨论,相关成果对本书界定“人民文化实践”也提供了一定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人民大众的文化主体性空前高扬,大众新文艺全面发展、高度繁荣。
1.大众新文艺高扬人民文化主体性
新时代以来,大众文艺迅猛发展,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与人民文化主体性得到空前解放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文化选择及文化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
2.大众新文学彰显人民群众文学创造力
21世纪以来,大众新文学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在传统的“纯文学”之外,大众对于网络及类型文学的参与热情尤其引人瞩目,新的热潮所积极构建的文艺版图正在悄然形成,并不断改写着既有的文学面貌。
3.大众影视产品“主流化”体现新时代文化自信
随着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要求日益提高,新时代以来,大众影视产品积极向主流文化靠拢,呈现一种“主流化”的文化自觉。
4.“新国潮”高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审美时尚
以国货品牌为载体的“新国潮”在赢得大众青睐的同时,也塑造了一种文化习惯和审美时尚。“新国潮”代表着大众文化领域中传统文化与消费时尚高度融合的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为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战略指引,民间文化事业获得蓬勃发展。
1.传统表演艺术获得新发展
新时代以来,我国的传统表演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为推动传统表演艺术参与中国故事的讲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都市化和媒介化的新语境下,传统艺术的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而文化体制的改革也强化了艺术团体与市场的关系,推动了传统表演艺术的商业化转型。
2.地方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
新时代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充分挖掘、整合各地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有力推动地方文化的产业化转化,初步建构起了政府、开发者、专门从业者、学校、公共文化机构、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组织或个人广泛参与的多方面、全方位的地方文化产业化体系,以展开地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3.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基层文化建设主体内容
人民是文化工作的主体,人民群众的自发组织成为当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方式。新时代以来,群众自发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且这些活动充分激发了基层群众的主体性,充满了创新性。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逐年完善,我国网民人数大幅增长,由此带来的规模效应与Web2.0时代“用户生产内容”的特殊机制完美契合,无形之中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人民群众纳入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队伍中来,谱写着大众创作、全民共享的新篇章。
1.互联网新媒介造就大众创作、全民分享的文化形态
文艺工作者在党的指导下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以塑造出更为深刻、贴切的劳动人民形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或对既有的民间文本加以提炼改造,是实践人民文艺路线的传统方案。而网络视频、网络直播以及博客文章等大众新媒介文化的创作主体,却是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借助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他们越过曾经高不可攀的创作、发表门槛,随时随地化身为网络文艺工作者,不仅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记录山川壮丽美景、时代变迁画卷。
2.原创视频平台:当代中国的“全息影像”
原创视频网站以“用户生产内容”的独特架构和简洁易用的内容编辑页面,开辟出充满创意与可能性的虚拟空间,为不同地域、不同职业背景的普通人提供了绝佳的创作工具与发表平台,帮助他们充分调用自身的经验、灵感以及日常中的偶然所得,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分享感受,将各种细致入微的体悟或观点转化为生动的、可供分享的视频内容。
3.动漫游戏文化:青少年网络粉丝社群的“中心文本”
动漫、游戏作品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文化品位与艺术水准,更是对相关网络粉丝社群的回馈与引导。动漫游戏文化与广大青年、青少年群体之间的关系,也由此步入了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正向循环。
4.社交网站:美好生活方式的“在线景观”
以社交网站为主阵地的垂直领域博主,在探索与塑造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赋予抽象的生活理念以生动的物质形态,既对他们的粉丝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客观上起到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的功能。社交网站这个平台本身,也因此成为某种虽略显失真却也不失完备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全景展示厅,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文化风貌与价值取向。
在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民族民间文化的主要内容逐渐被纳入非遗保护体系。经过近20年的工作,中国建立了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非遗传播推广体系。截至2023年,中国共认定了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相较于非遗,民族民间文化术语的使用,强调了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共同体属性和文化的民间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繁荣发展,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富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