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当前,我国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早期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需要继续探索未知、深化认识,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深化对中华文明形成路径、文明特质和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文物和文化遗产,需要加强保护、利用、传承和阐释。实施中华文明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重大文化工程,就是为了更好地赓续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探源工程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和高度评价。2013年在第一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受到与会近百位世界各国学者的赞扬,高票入选2011-2012年世界重大研究成果。在2015年的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上,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高度评价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以及探源工程在良渚、石峁、石家河等遗址开展的考古工作,预言未来10年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中国文明研究的高潮。
探源工程对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展世界范围内的跨文明研究、建设国际先进的14C 测年实验室等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古中国”是国家文物局于“十三五”期间启动的重大项目,旨在以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推动考古事业发展、中国考古学学科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
项目的学术目标是,以系统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为主要手段,鼓励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重点实施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5个关键领域的考古项目,全面、科学地揭示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核心特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促进文明比较研究,以考古学实证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凝聚民族共识,坚定文化自信。
“考古中国”启动后,围绕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等关键领域,统筹策划并推进了“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18个项目。
截至2023年7月,“考古中国”批复实施427项主动性考古项目,覆盖24个省(区、市),93家考古机构的110余支队伍参与。国家文物局共召开21期“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75项重要成果。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强调“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各地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基本建设考古,促进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文博物事业与社会、经济、民生等各方面协同发展。
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目前全国有23个省(区、市)实施了土地利用考古先行的“先考古、后出让”政策。南水北调一期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完成,三峡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建设工程中的考古项目接续开展。北京、温州大力保护路县故城、朔门古港遗址,传承城市文脉,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成为奥运会历史上场馆建设与文物保护展示相结合的典范,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些重要类别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果突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动态、开放的系列工程。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在2025年基本形成包括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五个方面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2018年,由中宣部牵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部际协调组建立,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协调传承发展重大问题,论证、指导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全国一盘棋。2021年,中宣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规划明确了23个重点项目,包括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及数字化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戏曲传承振兴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系列文化经典、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15个原有项目,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华古文字传承创新工程、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城市文化生态修复工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等8个新设项目。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扎实推进传承发展重点工程项目,传承发展体系逐步构建,传统文化精髓挖掘阐释不断深入,日益融入生产生活和国民教育,全社会传承发展氛围愈发浓厚,精品力作持续涌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取得一系列进展和成就。
全国地方志系统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事业定位、新的时代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强化方向引领,推动方志理念与时俱进,积极构建方志文化认同,不断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多措并举推动把地方志“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强起来”。如围绕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地方志“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地方志围绕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开拓创新等。积极推动国务院办公厅颁行《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对地方志事业作出顶层设计并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到2020年底全面实现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的“两全目标”,开创了一项世界文化史上的盛举;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启动中国扶贫志编纂工程、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建成系统的全国地方志新媒体矩阵等。
地方志编修工作取得的成就表明,地方志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紧密相关、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