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从知识全球化到智慧全球化

2024-01-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出版业的发展,关键以知识和内容产生价值为前提。这就要求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始终要思考出版如何实现对经济的嵌入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怀,以及如何实现与前沿产业的融合,参与到知识生产的体系中,不断拓展出版业的边界和促进高质量发展。

  当下,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正风云际会,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带来智慧全球化运动。一个新的信息空间正在形成:人、机器和人机结合;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人工世界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知识生态融为一体。

  在这样一个智能产业引领的智慧时代,未来的出版向着智能化发展也会是大势所趋。能否适应这样的变革,在于我们在文化和技术双重引领下是否能打造一套全新的知识创新系统。

  在想象力是生产力的时代,只有保持深入的思考、积极的实践,有更大的视野、更快速的行动,才有可能抓住未来。

  中信出版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和传播领域的应用,具体来说有两大目标:一是数字增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再造出版流程,全面提升出版的效能。二是数字创新,通过AIGC突破传统出版物的瓶颈,以更大的传播视角、更丰富的产品形态、更优质的共创内容、更多元的传播渠道,打造符合大众精神和未来需求的出版平台。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对出版业的重塑,中信出版将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品牌化”战略和“框架化”战略。

  “双轮驱动”战略,即技术驱动和模式驱动。力图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去改变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多地能够从C端捕捉需求,同时把它标签化、提炼抽象化,这对内容的创作、知识的传播会有深度的影响。

  “品牌化”战略是智能阅读时代的品牌重塑,中信出版也是传统图书时代的品牌,但是在进入人机结合的未来智能阅读时代,人工智能会降低人的心智结构、知识基础和思维模式的影响,阅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图书如何能成为智能阅读时代的品牌?这是中信出版的战略追求。

  “框架化”战略是数字出版与人工智能的平台化应用,以改变处理信息的方式和知识生产。同时,在市场中形成概念化的共识,即符号生产,形成公共空间和共同的概念,也就是出版社会化的价值。

  中信出版将用“一个框架、一个库和三个端口”构建数智出版体系。未来出版将借用人工智能去识别趋势、发现知识、发现信息,并大规模地应用,会逐步进化形成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和体系。

  我们需要建立和维护像北京国际书展这样开放的行业平台,重塑对话与交流,激发创新思想的碰撞,建立协同机制和新的共享机制,实现市场共享、知识共享、技术共享、机会共享和发展共享,共创未来新可能。

  (作者系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