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顶:以“中国好书”引领精品生产

2024-01-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对于出版机构来说,内容生产无疑是整体工作的核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精品生产无疑是必由之路。在数字化时代,内容生产和营销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精品生产被赋予新的内涵。近年来,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中国好书”为依托,全面对标“中国好书”组织内容生产、宣传营销各个环节,探索数字化时代全流程、全环节精品生产路径、措施和办法,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锻炼了队伍,形成全员专注精品生产的浓厚意识。

  “中国好书”是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推荐的好书榜,具有主题的严肃性、内容的原创性、作者的权威性、读者的广泛性、形式的审美性等显著特点,是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面向大众读者的优质出版物,经过多年的实践,推荐了一大批精品好书,形成广泛而持久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出版界、读书界的风向标,是内容生产精品中的精品,理所当然成为出版机构精品生产可触摸、可对标的重要抓手。

  江苏人民出版社作为具有七十年历史,以主题出版、学术出版为主要特色的地方人民社,面临主题出版的重要任务。面对优质出版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面向数字化时代的新变化、新挑战,从选题、编校、装帧,到宣传、营销,全流程、全环节对标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好书”,编辑的意识和实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3年来,10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月榜,2021年、2022年分别有1种图书入选年度“中国好书”。其中,2022年,3种图书入选月榜。2023年,4种图书入选月榜。

  营销方面,大力开展新媒体营销,根据不同渠道的读者需要,注重分众化、精准化营销,传统电商、短视频营销、达人带货、社群营销与实体店、渠道销售相结合,销售取得明显业绩。2021年年度好书《向北方》销售近5万册。2022年年度好书《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销售超10万册,月榜图书《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销售超过10万册、《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销售近万册。2023年入选的4种月榜图书中,《中国式现代化论纲》《弦歌》超过3万册,《前四史解读》上市3个月销售近2万册。入选2023年9月榜的《抗战旗帜毛泽东》,广受读者欢迎。

  对标“中国好书”,精品生产有了路径和抓手,终极目的是培养编辑的精品生产意识,锤炼数字化环境下面对市场做好精品生产的意识和能力。结果最富于说服力。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精品生产的意识扎根于编辑创新思维之中,精品生产的措施贯穿于内容生产的流程环节之中。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打造35年的知名品牌,享誉读书界和出版界。近两年精心确定主题做三辑精选版,使老品牌焕发新光彩,其中第二辑女性系列6种,销售逾2万套,成为现象级品种。近期重点打造学术图书《拜占庭帝国大通史(610—1057)》,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拜占庭学研究的里程碑式成果。装帧设计突出拜占庭艺术的恒久魅力,注重新媒体营销,特装版、普通版均得到读者的高度认可和喜爱。

  数字化出版形势下新媒体营销十分重要和必要。江苏人民出版社打造的“思库”新出版品牌声名鹊起,文字、视频,抖音、小红书,线上、线下读书分享活动等,朋友圈不断扩大,认可度、知名度不断跃升。

  近年来书业发展整体乏力,江苏人民出版社逆势发展,内容生产成果丰硕,经营业绩不断翻番,精品生产成为共识,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勇毅前行。

  (作者系江苏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