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文化自信

2024-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构成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互鉴,东西方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相互借鉴与融合,各地区联系持续增强,相对隔绝的历史逐步发展为真正意义的世界史,东西方文明因此迈入更高阶段。20世纪后期,中国迅速发展,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从此获得新的动力。

  交流互鉴是一种世界历史的

  演进方式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源远流长。大约4000年以前,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就创造文字、建造城市,颁布世界最早的成文法律,为当地和周边文明发展树立典范。波斯帝国继之而起,扩大了东西文明交流互鉴范围。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其势力西至爱琴海地区,东到喜马拉雅山下,第一次将地中海地区和亚洲地区连成一片。对于波斯人的成功,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主要归结为它具有开放心态。波斯的官僚体系和官僚队伍具有多民族的结构,能够反映新的观念,所以他们拥有发达高效的行政系统、监督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以及密集便捷的道路交通。辽阔的疆域为波斯帝国带来丰厚的贸易利益,统治者任意调用从非洲到中亚的奇珍异宝,使希腊人见识到前所未见的东方世界,产生欧亚不可分割的区域历史意识,为后来马其顿亚历山大的东征创造了条件。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6年继位,渴望继承波斯帝国的疆域和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他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攻城夺地,而又以高度宽容温和的态度吸纳东方文化。他保留各地的旧官员及其官职,乐于采用地方式的荣誉头衔,尊重波斯风尚和习俗,极力争取当地人的忠诚。由于他的征服,西方的艺术、文学、宗教等也向东传播,形成希腊化时代,使古希腊文明第一次大规模与波斯、印度、中亚和中华文明交汇与融合。不同思想的接触开阔了各民族的视野,触发了新的观念与创造,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定居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动空前活跃,欧亚地区的历史朝着更加紧密的“世界史”方向发展。

  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让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达到顶峰。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搭建起长安与罗马之间的贸易通道,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商品畅销于欧亚非地区。丝绸之路的持续兴盛,让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东岸第一次实现贯通,刺激了波斯湾、印度洋、东南亚之间的贸易流通,使亚洲大陆的城镇和绿洲连成一线。彼此遥远的东方和西方冲破地域束缚,让真正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正式开启,极大丰富并加速了世界文明进程。丝绸之路初期,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塞种、匈奴、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往来迁徙,东联西走,使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物质文化,以及中华文明、欧洲和西亚文明融汇扩散。接着,阿拉伯人、波斯人、威尼斯人等兴起,为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输入动力,跨区域、跨洲的商旅、文旅、军旅、教旅连绵不绝。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入,造就了一系列文明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罗马、威尼斯、热那亚、君士坦丁堡、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伊斯法罕、撒马尔罕、哈布尔、喀什、西安、广州、泉州等城市,如明珠串联,推动欧亚非大陆文明互通有无,彼此借鉴,碰撞交流,互助共享。

  16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和工业革命开始兴起,丝绸之路逐步衰落。西欧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将美洲纳入东西方文明视野,文明交流互鉴进入了新阶段,人类历史成为完整的“世界史”。西方文明崛起打破了东西方力量对比,并带来殖民主义的罪恶和不平等,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明更替和各地文明进步,加快了工业技术传播,形成了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加速了民主、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制度、民族意识等在全球的扩散。其他地区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融合也日益激烈,东西方文明的联系更趋紧密,世界文明多元统一的特点更加明显,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进入全球化阶段。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

  东西方历史经验证明,文明不可能在孤立和隔绝状态下获得发展。交流互鉴既是东西方文明关系的常态,也是不同文明繁荣进步的前提条件。

  文明交流互鉴首先表现在物质层面,人类相互交换剩余劳动产品,构成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初形式,也为文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中国人从石器时代起种植谷子,后传给大月氏人,再通过丝绸之路传给安息人和罗马人,从阿拉伯人传到非洲柏柏尔人与黑人当中。高粱原产非洲,后传入印度,再传入中国。谷子和高粱容易种植,有土便生,被誉为支撑东西方封建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物。在频繁交流中,物质文明的内容不断丰富,自然作物和手工业产品的种类与数量持续增加。中国的铸钢铁技术以及茶叶、肉桂、姜黄、麝香、大黄等不断西传,从亚洲进入欧洲。就连荷兰人引以为傲的郁金香,也被波斯植物学家称为“中国罂粟”,于15世纪末在帖木儿帝国首都赫拉特广泛种植,后移植到伊斯坦布尔,16世纪才传入荷兰。物质文明的交流互鉴丰富了东西方人民的餐桌,满足人们的视觉、味觉和嗅觉需求,而且美化生活环境,为日常起居住行提供了巨大便利。

  紧跟物质文明交流的往往是技术发明。中国的水磨、风磨技术传遍中亚和中东绿洲,推动了当地农业文明的发展。这些技术随后被阿拉伯人传至拜占庭拉丁地区,进入意大利和西班牙,在西方扎根,推动了当地农业和商业进步。1162年,中国人开始使用火炮,1232年起使用大炮。火炮技术经蒙古西征传遍中东和拉丁世界。中国的瓷器技术自14世纪起就传遍阿富汗、波斯、土耳其、意大利等地,各地艺术家和工匠大量仿造中国瓷器。伊朗人不仅从中国进口纸张,还用中国姜黄将其染成黄色,避免虫蛀。

  位于物质文明、技术文明之上的是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传播。贸易沟通总是与思想沟通同时进行,人们在沟通中相互学习和借鉴,获得哲学、科学、语言等方面的启发与拓展。中国、印度、东南亚的香料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可以用来治病救人,大大丰富了亚洲和欧洲的药剂学、临床学知识。波斯萨珊帝国时期,中医在当地大放异彩。中世纪的阿拉伯医学,半数以上充满了中国药理学和临床药剂及配方。9世纪中期成书的《智慧的乐园》同时受到中国、印度、希腊、埃及医学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印度和希腊三种科学交叉”的成果。阿拉伯语中的茶叶一词迄今仍用中文音译,古代中东世界称中国为“隋尼”,肉桂的拉丁词含有“中国桂皮”的意思。波斯语则在很长时间内,扮演着阿富汗、南亚和西亚等地文学、学术和宫廷语言的角色。

  通过交流互鉴,东西方国家和人民不断创造世界文明的高峰。7世纪阿拉伯人走出沙漠时,尚处于游牧社会阶段,但通过大胆吸收拜占庭、波斯帝国的先进技术,以及学习中国、印度的数学、技术和文学等知识,终于在8—10世纪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新文明。无独有偶,隋唐时期的中国代表了当时人类的另一座文明高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面向世界的开放政策、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让唐朝国力空前鼎盛,长安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性大都市。

  近代西方的兴起同样离不开文明交流互鉴。阿拉伯水手及其航海技术是西欧大航海运动的最初向导。阿拉伯医学、数学、天文学,以及阿拉伯化的古希腊罗马思想奠定了欧洲文艺复兴的知识基础。阿拉伯商人的许多商业贸易创新,如以交换书、信托书、私人银行、债务凭证为代表的合同制、票据制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信贷业和银行业的发展。中国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的传入,提高了欧洲人的平均教育水平和识字率,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如果没有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滋养,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不可想象。

  通过交流互鉴,不同文明间显示出相互尊重和欣赏。从古代波斯到中亚地区,广泛流行着一句话:“希腊人只有一只眼睛,唯有中国人才有两只眼睛。”意思是希腊人只懂得理论,而中国人既懂理论又懂技术。据西班牙人克拉维约记载(1403—1406),撒马尔罕城的商品中,来自中国的产品质量最佳,当地人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工艺人。明代后期,中国典籍被大量译介到欧洲,引起西方学者注意。18世纪的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和魁奈等人称赞中国社会井然有序,欣赏中华文明中以德治国、天下大同等思想。

  中国积极推动新时代

  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伟大创造得以演化和传承的主要方式,它使先进生产力、思想和制度得以保存,并带动和刺激不同文明发展,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促进世界文明整体壮大。

  进入20世纪以后,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逐步改变了世界权力的分布格局。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深度交往,以及科学进步、交通通信设备的发达,造就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强大,但也给其他地区国家和人民带来发展机会。广大非西方国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思想和新的组织形式,努力改变自身命运,增强自身文明力量,有效削弱了西方文明的绝对优势。特别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冲击和殖民帝国土崩瓦解以后,传统帝国主义的霸道逻辑失灵,新独立民族国家倡导团结、相互支持、彼此声援,结下了深厚友谊。中国与不结盟国家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文明交流互鉴变得更加有规可循。至20世纪末,中国综合国力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明显提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型国际组织茁壮成长,意味着新的增长极开始出现,世界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在此情况下,文明交流互鉴顺乎潮流、合乎民心、适应规律,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中国深刻认识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意义,积极身体力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发展,使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中国主张文明对话。对话,是文明交流互鉴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野蛮走向文明化,从民族、国家、地区走向世界,从情绪化走向理性化的重要标志,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初阶段。1998年11月,联合国大会响应当时伊朗总统哈塔米倡议,确定2001年为联合国“文明对话年”。2005年,由西班牙、土耳其倡导,联合国宣布成立“文明联盟”,鼓励构建跨国跨文化桥梁,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了倡导和践行文明对话的力度,相继组织实施一系列从全球到地区、从官方到民间对话行动,中阿、中非、中拉、中土、中希等对话论坛密集展开,成果斐然。文明对话论坛“秉持文明多样性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旨在通过友好对话,肯定各国各地区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表达人们对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期待,增进中国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对话理念赢得东西方国家广泛支持和称赞。

  中国倡导用开放的心态对待文明交流互鉴。一切文明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内部和外部开放。内部开放就是促进国内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与交融,推动民族共同体发展,构建新的文明形态。外部开放就是愿意加强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借鉴和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果,推广人类共同价值,让世界充满活力。中国坚信开放和进取是文明长存不衰的秘诀,是单个文明在多元文明世界确定自身位置的必经之路。中国面向所有国家和文明敞开胸怀,主张文明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承认各国人民为文明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反对任何文明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

  中国主张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文化自信。所有民族文化都各具特色,民族文化也是世界文化赖以延续的重要基础。一种文明,如果故步自封,必然会走向萎缩和停止。同样,一个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往,必须依托自身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自信与开放并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华文明具有浓厚的自主性和广博的吸收性,今后中华文明将在自主与开放精神指引下,大力参与和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飞(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