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助力社区治理

2023-12-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领域的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助力社区治理的目标,应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进社区,在发展繁荣社区文化的同时,发挥公共文化的深层结构性价值和作用,推动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何以助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性功能

  为何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从社区治理的视角看,社区文化治理是社区治理的新路向。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具有共同的联系纽带和社会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给城乡社区建设带来了挑战。在社区社会生活中,个人优先、个体至上成为一些居民的行动逻辑。在这种不断个体化的社区生活中,居民公共精神和共同体意识受到一定影响,社区社会资本流失,公共事务无人关注,社区治理主体缺位,社区集体行动难以展开,阻滞了社区治理的有效实现。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社区个体化及其所导致的社区建设难现象和治理困境,其重要原因是社区文化失调。推进社区治理,需要系统性调适社区文化,发挥公共文化的治理性功能,重构共同体的社会生活方式。

  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托尼·本尼特认为,“文化总是一种在场,并且是第一位的,存在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实践之中,还从内部构建它们”。公共文化是共同体建构的结构要素。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们拥有和共享相同的语言、道德、法律、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形成以公共文化为表征的社会共同体。从公共文化的视角看,公共文化既是社区治理的对象,又是社区治理的工具。发挥公共文化的治理性功能,既要运用公共文化进行治理,发挥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又要优化对社区文化的治理。其目标和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主流价值观,增强社区价值认同。主流价值观即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基本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准则。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坚定社区居民理想信念,强化社会价值认同,形成社区行为的价值标度场和行为导向系统。二是增进居民互动,增加社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指涉所有“有利于社会或群体共同收益并促成集体行动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关系”。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居民的互动、信任和合作,形成守望相助的社会关系网络。三是推进社区文化治理,发展繁荣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治理是文化治理的基层实践,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方面。社区文化治理就是将文化作为治理的工具和对象,在推动社区文化治理现代化、发展繁荣社区文化的同时,增进社区文化参与,培育居民主体意识和公共精神,提升社区认同,推进社区治理。

  如何助力:引领社区文化发展

  社区文化是孕育社区公共性的重要土壤,能够增进社区价值认同,增加社区社会资本,提升社区集体行动能力。应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进社区,走近居民,融入生活,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引领,发展繁荣社区文化,引领社区文化治理。

  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引领,发展繁荣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子系统,是“从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社区居民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文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文化是社会成员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主流意识形态以象征符号的方式,通过公共文化的仪式性而处处显示国家的“在场”。在新时代,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反映普遍共性和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为社区治理提供深厚文化涵养和强大精神力量。一方面,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国家和社会认同为目标,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壮大社会主流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区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和发展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地方传统文化,挖掘地域性文化资源,发展繁荣传统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发展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大众文化。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拓展社区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指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现象、文化需求和历史记忆在一定区域的空间表现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在这个空间文化交往的表达方式”。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受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生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和载体,是社区居民互动的公共空间。在新时代,应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构拓展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第一,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城镇化建设规划和补短板项目,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文化站(室)等建设和布局,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努力打造“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便民文化服务圈。第二,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实现设施空间的美化、舒适化;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间。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活化”社区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走进社区,不能停留和满足于公共文化设施进社区,还要推动公共文化活动和相关服务走进社区,走近居民。应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活化”社区文化设施,激发社区文化活力。首先,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培训,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开展经典诵读、大师课、手工艺作坊等体验式、互动式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倡导文化馆将说唱、街舞等文化形式纳入服务范围;鼓励以文化馆为主导,组建全民艺术普及联盟,开展民间艺术普及活动。其次,延伸服务半径,开展城乡流动文化服务,开展创意市集、街区展览、音乐角等文化活动和“戏曲进乡村”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再次,积极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广场舞展演、大众合唱节、百姓大舞台、市民文化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引导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最后,鼓励街道(乡镇)、社区自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村晚”等富有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打造节庆新民俗。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引领社区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二字强调的是文化的公益性和共享性。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也是文化公共事务的治理。在新时代,应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社区文化治理,培育居民主体意识,强化社区公共精神。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推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力社会更好结合,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决策、绩效评估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开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同时,还应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精准化、数字化。推动社区文化治理,就是要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增量提质增效、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培育塑造新型社区文化,孕育社区共同体要素,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实现机制研究”(19BKS07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余朋翰(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