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每个新的一年都被人类世界寄予新的希望。回望一年来的世界形势,“灰犀牛”比比皆是,“黑天鹅”层出不穷,世界走向的不确定性导致人类社会更加迷茫和焦虑。
人们生活在世界之中,感受到了纷乱但却无能为力。如何从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性,人们尝试各种办法和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伴而行,同时文化交流和融合也日益深化。愈是在纷乱分裂的世界里,愈需要达成共同的文化认知,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融合不是外力强制的,也不只是利益权衡的选择,深层里应该是文化的认同——优秀文化的认同,包括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之间的认同。无论多么艰难和对立,和平发展仍然是世界发展的主潮,人类社会对于分裂和破坏的努力制衡本身就表达了这一愿景。
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现实存在,在这一前提下,如何改善交流传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这里不只是一个技术方法问题,也是文化心理和思想逻辑问题。在“讲好中国故事”中,也要讲好世界故事,要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大意义。
在文化传播和融合过程中,要坚守中国文化的自信。自信的文化包含人类的优秀文化,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过分强调人类文化的不同性而忽视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很容易把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当做文化的唯一属性,并由此演化为一种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定势。在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支配下,往往导致两极化的文化价值判断:面对西方文化的进入,视为对本土文化的入侵和毁灭,于是有了保守性的“国粹派”;面对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痼疾,视西方文化为取代本土文化的唯一选择,于是便有了颠覆性的“全盘西化”派。无论是保守还是颠覆,都只是看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最初相遇时的冲突与差异,忽略冲突之后漫长的文化融合,没有对其内在的融合和趋同本性给予足够的理解。
对于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应该建立在人类文化多元一体的共同性的理解之上,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解之上。从文化哲学的理论意义上讲,无论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无论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只要是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就都是人类优秀文明的构成部分。而这里所说的构成部分并非是空间意义的堆积,而是人类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共同存在。不同文化经过冲突、选择和融合,而构成或丰富人类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共同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也不只是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的自我生长,而是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
文明的互相理解是在“人类文化”观之下的一种文化心态转化,在此基础上,文化的时间性(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空间性(民族与地域)、文化的层级性(乡村与都市)都具有了新的意义。而就是在这一认识的前提下,东西方文化才具有了互补性、可融性的基础。当代世界发展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人类社会最终的确定性。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必须以一种文化包容和文化融合的心态面对文化冲突与文化对立。
(作者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