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由“两个关键”可以看出思政课教师对于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同时,在本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了六方面具体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既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国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事业。具有深厚情怀的思政课教师,可以牢记培根铸魂的职业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千千万万的思政课教师将以情怀和耐心践履着教育的重要意义。今天,我将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为大家讲解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的深刻内涵。
一、为什么:“情怀要深”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政课是为学生树立道德规范的根本课程。“情怀要深”不仅是思政课教师讲好每一堂课的持续动力,而且是打动学生、引导学生的关键所在。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讲了自己政治课老师讲述焦裕禄的故事。正是由于政治课教师动情的讲述,甚至数度哽咽,让习近平总书记内心深受震撼。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思政课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情怀融入课堂之中,才能使思政课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水滴石穿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入眼入耳和入脑入心。
二、是什么:“情怀要深”的核心要义
在《汉语大辞典》中,“情怀”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思政课教师特殊的职业使命与角色要求赋予它既深且广的情怀,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涵义。在“3·18”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维度赋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核心要义,即: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
首先是“家国情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家国一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特别是今天,当我们看到俄乌冲突、以巴冲突之下,贫民的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感激我们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人民,也不由地生起非常强烈的家国情怀。《礼记·儒行》指出,“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新时代以来,“中国梦”也逐渐成为家国情怀在新时代话语体系中的具体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共课上,我常用原四通公司经理万润南的故事作为课程引入,用这个故事作为反面案例警醒学生,引导他们时刻保有“家国情怀”,方能在人生乃至党和国家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是“传道情怀”。唐代韩愈《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第一职责。对于思政课教师,这里的“道”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作为传道者,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即坚持对理论的朴素热爱,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信仰,承载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光荣使命。同时,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创新”是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政课教师要为广大青年学生解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
最后是“仁爱情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要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从“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到思政课教师“六要”的新要求,我们可以看到“仁爱”在思政课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重要意义。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专业、知识背景、学习状况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理论传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甘当人梯,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拓展师者精神宽度。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三、怎么做:“情怀要深”的培育路径
打造一支具有深厚情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迫切任务,要抓住思政课教师素养“情怀要深”的核心要义,从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情怀素养。
一要坚持爱国主义底色。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南开大学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作为思政课教师,爱国主义更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思政课教师要时刻将爱国主义作为自己的底色,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与此同时“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心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彰显师者精神的高度。
二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锲而不舍地“在马学马、在马研马”,而且要身体力行地“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行马”。思政课教师要解决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做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思政课上,不断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三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 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坚守,拒绝功利、远离浮躁,努力用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承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一批“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以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为榜样,承担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任务。思政教师要时刻将“情怀要深”牢记于心,执着于立德树人、倾情于教育育人,关照、关心、关爱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真情实感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