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3年年会在沪开幕

2023-12-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通讯员 杨牧笛)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3年年会近日在沪开幕。本次年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纽约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新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互鉴与世界哲学”。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顾红亮教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江怡教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韩水法教授为开幕式致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刘梁剑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参加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3年年会嘉宾合影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以全球化的视野来讲好中国故事 

  童世骏介绍了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情况。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的合作办学成果,上海纽约大学承担着三重社会使命,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动中美人文交流,助力浦东开发开放。走过办学的第一个十年,该校将继续履行使命,在前滩新校址欢迎更多的学界同行前去交流。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致辞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顾红亮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办学情况。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大学理想;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重镇,也在哲学领域积累了丰厚的学科底蕴。在学校的未来发展蓝图中,人文社会科学也将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顾红亮教授致辞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江怡表示,外哲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是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见证了长久以来中国的外国哲学研究领域与西方哲学界的交往互通。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外国哲学的研究者责无旁贷地需要把自己的研究推向世界,以全球化的视野来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江怡教授致辞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韩水法认为,今天的人类除了要面对自身的挑战之外还要面临人工智能的挑战,此次会议表明了我们对这一现状的“反抗”。参会论文体现了年轻一代对处理人类迫切现实问题的关切,外国哲学年会已不局限于它名称的范围,而是成为了一个哲学基础和前沿问题探讨的论坛。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韩水法教授致辞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主办方介绍,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以下简称“外哲两会”)是外国哲学界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成立于1981年,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成立于1979年。由于学科领域上的相契,“外哲两会”逐渐形成了联合举办年会的传统。“外哲两会”年会是外国哲学界的盛事,在促进全国外国哲学工作者的交流与团结,推动我国外国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方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年会年会活动丰富,包括3场大会主题报告、17场分会场研讨、2场专场讨论等,参会学者超过200人。

  对哲学基础和前沿问题作深入探讨 

  第一场主题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郁振华教授主持。童世骏、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孙周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齐分别就“作为哲学概念的Reasonableness:有关其意义和译法的一些讨论”“数字存在论论纲”“普遍主义的迷思及出路”作主题报告。 

  童世骏认为,“reasonableness”可以被更恰当地译作“讲理”。罗尔斯对the reasonable与the rational的区分引发了大量关于后者的深入研究,其中以一些批判理论和比较哲学的研究者为代表。在此基础上,把“reasonableness”译成“讲理”有许多优点:有助于体现“reasonableness”与“reason”之间的词源关系,会使“reasonableness”具有更丰富含义,便于呈现“reasonableness”与“说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便于用“reasonableness”的态度对待“reasonableness”的传统。 

  孙周兴提出,“数字存在”是今天和未来人类的另一种存在,但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起源于古希腊的形式科学。以存在学/本体论为内核的主流哲学依傍于形式科学和形式思维,即数之学。古典的数之学在近代欧洲演变为“普遍数理”,后者催生的“数学工业”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把全球人类带入“数字存在”之中。从历史和未来两个向度,分析“数字存在”的来源和未来可能性,可以揭示出“数字存在”作为另一种存在的意义和效应。孙周兴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将是“数字主义时代如何保卫个体自由”。 

  王齐表示,哲学是一门普遍性的学问,但因近代以来东西方在经济、政治发展步调上的差距,哲学普遍主义往往与欧洲中心主义捆绑在一起,令普遍主义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面对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种有效的普遍主义有助于厘清环绕普遍主义的迷思。这种“拯救”方案包含三条要义:去除“中心”,自带批判性的“元文本”,树立复数的、多元兼容性的普遍主义。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寅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尚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林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分别就“关于语言的边界问题”“康德与分析哲学的源起”“我们能够从哪里出发想象全球共同体?——基于哲学史的一个哲学分析”作主题报告。 

  尚杰表示,传统哲学把概念或观念置于词语之先,现代语言学返回语言事实并从中引出思想,但两者都没有超出语言的边界,而是将思想与语言合二为一,从而遗漏了超出语言边界的“思想图像”问题。我们应该考察心理图像(即独白)与象形-表意的汉字,重视这两种现象中的图像意味,这些意味试图用“语言”突破语言边界,从而超越了纯粹语言学分析的意谓。 

  韩林合提出,弗雷格对“Bedeutung”(所指)和“Sinn”(意义)的区分直接引发了分析哲学,特别是语言哲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即意义问题的相关争论。可以发现,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已经有了做出类似区分的想法。对此进行考察,可以说明康德与弗雷格和前期维特根斯坦所做区分的关系,还能够进一步呈现康德存在观和逻辑观对分析哲学的影响。这最终使得康德看起来是一位分析哲学家。 

  黄裕生认为,古代社会遵循的是共同体优先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包含一个存在论预设即“存在一个最高-最大单位及其完备之善”与一个认识论预设即“有人能全知最高单位及其完备之善”。但是,近现代对人自身的有限性的揭示否定了以上两个预设。而且对人的自由的发现表明,自由即是善本身,我们无法知道任何其他善本身或其他更高的善。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全球共同体,那么,它不应是一个把共同体置于优先地位的世界体系或天下体系,而应是一个把人类成员个体的自由置于优先地位的自由体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