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主办方供图
11月3日至4日,为纪念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首版400周年,“莎士比亚研究‘第一对开本’专题工作坊暨‘第一对开本’首版40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南京大学高研院主办,南京大学—伯明翰大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莎士比亚(中国)中心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信阳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国内外14所高校20余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出席会议。与会中外学者主要是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副会长、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课题组成员。
会议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南京大学高研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伯明翰大学-凤凰出版传媒莎士比亚(中国)中心联席主任从丛主持,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必康教授致开幕辞;李伟昉和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伯明翰大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莎士比亚(中国)中心联席主任迈克尔•道布森(Michael Dobson)教授及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副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李伟民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会议集结了与会学者多维探索,展现出多元思想的交融与碰撞,不仅为国内外莎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关于莎剧版本、舞台表演以及早期现代英国社会物质文化研究的交流平台,而且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的一次重要课题成果汇报与展示。
本次会议呈现出“小、精、深”的特点。会议规模小,参会学者人数不多,却荟萃了国内外莎学研究界老、中、青三代学者。他们围绕“第一对开本”的出版发行,再现了莎剧版本的更迭交融,重温了莎剧经典剧目的别样细节,共同探讨莎剧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以及在与中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的接受与启示,营造出相互发问、彼此启发、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研讨氛围。会议由4场主旨报告和9场(中英文)学术研讨组成,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首版400周年:纪念与启示
本次会议核心议题是探讨国际莎学界公认为莎剧最权威版本的“第一对开本”的发行及其在文化空间的延展。与会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共同探讨了“第一对开本”的特色、价值与意义。道布森首先作了题为《划时代之杰作:“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400年》(A Celebrated Book: The Shakespeare First Folio, 1623-2023)的发言。他主要围绕四个时间段来讲解莎士比亚首部作品集:(1)A Celebrated Book: the Folio in 2023;(2)A Problematic Book: the Folio, 1616-23;(3)A Living Book: the Folio, 1623-1864;(4)A Priceless Book, 1864-2023。在每个阶段的讲解过程中,他对“第一对开本”的生成作了大量的文献考证,辅以多张珍贵的“第一对开本”图片呈现出它的价值,并详细分析了它在英语国家的传播流转。同时,他还提到目前“第一对开本”的保有量(235本)及其存放地(北美:144;英国:50;欧洲它国:24;日本:14;南半球:3),并饶有趣味地公布了“第一对开本”在出版四个世纪后的惊人售价(1623年售价1英镑,约合40条面包;2020年售价9百多万美元,约合1600万条面包),以此证明这本“学者们买不起的书”的重要价值。黄必康在题为《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对中国莎学的几点启示》的发言中强调,“第一对开本”在莎剧校勘学中虽被“物化崇拜”,但莎学的价值需超越物化崇拜。所以探讨“第一对开本”可以启发我们为莎学理论的发展营造必要的历史感,引起对莎氏时代“物化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莎士比亚其人的研究,并通过与其他版本的对比研究,为莎剧改编及其演出积累语言和戏剧艺术经验。李伟昉首先介绍了目前在研的莎学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随后以历时的方法畅谈“逐渐受到重视的第一对开本”,认为对莎剧版本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探寻莎剧的魅力和价值。伯明翰大学助理研究员杰西卡•千叶(Jessica Chiba)博士致力于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的全球化”问题,对莎士比亚在非英语国家的接受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对莎剧全球化传播中出现的译介问题予以重点探讨,以此考虑“原味莎”的存在和未来。
二、版本视角下的莎剧多维深度研讨
在纪念与研讨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莎剧研究,而促进中国莎学的发展也是此次会议的应有之义。福建师范大学彭建华教授将版本研究与莎剧本体研究相融合,从《李尔王》《亨利五世》以及《爱的徒劳》的早期发行版本中发现20世纪西方版本学家们建构的痕迹。他认为,最终的剧本并非是单一形成,而是多人多种分工的合力,例如剧作家、合伙人、演员、抄写员、保管者、记录者等。因此,从莎剧的版本变异来解读戏剧也会获得不同的启发。中山大学戴智恒博士也采用版本学的视角探讨《亨利六世》(中)和《亨利五世》,发现了类似的“建构”效果。他认为后期的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相互污染”的现象,这与对早期版本的“记忆重构”有关。北京理工大学徐嘉教授从跨文化视角探讨了《威尼斯商人》的台词、表演、舞台表现形式和效果,尤其是考察了如何用现代汉语改写该剧,用人文主义精神重塑角色。南京大学刘洋博士从《奥赛罗》第一幕第一场中勃拉班修与罗德利哥的对话中提到的“读(read)”着手,提出一个关于书籍阅读的问题:勃拉班修与罗德利哥读的是什么书,试图还原此类书籍(巫术论著或魔法书籍)在莎士比亚时代的原貌,并思考这些书对该剧的可能理解和阐释。黄力平从“第一对开本”有限的印刷发行量、高昂的价格及精美的装订等特征,讨论其物质形式与传播价值。浙江大学张炼博士对从版本学和本源研究的视角出发研究莎剧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发表独到见解。英国伯明翰大学王昕(Jenny Wong)教授结合自身研究实践,围绕如何开展莎剧的跨文化研究发表了精彩发言。学者们独到的思维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为与会者带来了莎剧研究的新思考和新观点。
三、中外莎剧版本比较与中外戏剧交融
中国莎学研究不可能纯粹地止步于研究莎士比亚其人其剧,其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莎剧的生成与传播所引发的启示以及在中国的接受与比较。李伟民认为,周庄萍《哈梦雷特》与《马克白》的中译本虽然出现在日本侵略者封锁“孤岛”时期的上海,却显示出人们仍然渴望了解外国文学经典的迫切愿望。武汉大学戴丹妮副教授从戏剧改编的角度介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推出的新编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对莎剧《科里奥兰纳斯》与汤显祖的《牡丹亭》的拼贴糅合,认为这种大胆改编不仅是越剧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更是基于中国戏剧大文化生态的一次居安思危、突围困境的探索之举。南京大学陈星副教授从莎剧“第一对开本”出版的时间来思考同时期(明代晚期)的戏剧出版,她将研究的着力点放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坊刻技艺之上,从版权、插图、评注三个角度讨论晚明戏剧坊刻本的特点。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金梦以皇家莎士比亚剧团2022版《理查三世》为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尊重第一对开本基础上吸引当代观众的艺术规律,为中国戏剧走出去提供了有益启示。从丛从“第一对开本”的历史地位,莎剧版本与校勘研究,莎剧的中译、改编及相关版本问题等三个层面阐述了“第一对开本”的价值及其启示,并得出结论认为国际学界关于版本研究的成果与方法,也可推广到中译版本的研究之中。这种研究不是要判定所谓“权威”译本,而是要推进系统性辑注式(NVS)“辨译工作”和皇莎(RSC)式“舞台译本试读工作”,以增强各种学术版本和舞台版本之间的全方位“对话”。
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因系首次结集出版36部剧目且与莎士比亚去世时间最为接近,因此其囊括的作品大部分被认为是依据作者原始手稿编纂而成,是我们今天研究和阅读莎剧最宝贵的原始资料。它的出版不仅标志着莎士比亚作品的正式认定和广泛传播的开始,而且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因此,值此珍贵版本发行400周年之际,南京大学组织的此次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具有重大的纪念价值和学术意义,为国内外莎学研究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深入交流的机会。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阶段性成果】
(作者黄力平,信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于艳平,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