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巩固壮大自信自强的主流思想舆论

2023-12-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加需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着力四个方面的宣传阐释,巩固壮大自信自强的主流思想舆论,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着力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志气。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华民族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脱贫攻坚、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等一个个鲜活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历史形态上超越了资本逻辑主宰的制度模式,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符合人类历史跃迁规律的崭新制度形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既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因,又契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创新成果。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的价值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其核心是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已经创造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坚信未来一定还能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
  着力宣传阐释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中国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显著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使“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能够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正义、民主的方向发展,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世界朋友。
  讲清楚“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风云变幻中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在大战大考中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在惊涛骇浪中力挽狂澜、砥柱中流,充分彰显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宏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的二十大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和最大保证。
  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唯一正确的选择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团结奋斗。
  着力宣传阐释中华文明的创新和发展,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骨气。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的特质,兼收并蓄的胸怀,使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彰显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的充分体现。
  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之以恒宣传革命先烈、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和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道德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着力宣传阐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勇气。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讲清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面临“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国内来看,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从国际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要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战胜各种风险考验的底气、能力和智慧,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讲清楚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存在问题的科学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当前我们还面临许多问题,未来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要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但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把问题夸大或绝对化。要引导人们从本质的高度看问题,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世界走向中国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以历史性的实践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宣告了“西方中心论”的破产,宣告了社会主义在21世纪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依然有着广泛的价值。要引导人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属于发展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通过党内的自我净化,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要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的深刻内涵,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师范大学分中心教授)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赵琪
  网络编辑:王晏清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