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文艺工作制度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质

2023-11-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领导人民在文艺领域当家作主的历史,就是把人民民主原则贯穿于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历史,其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规范严整的制度、体制、机制设计,实现了党领导文艺工作过程中人民主体地位的全覆盖,由此使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充分实现。

  满足人民的文艺需要是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

  一部文艺作品能否被人民接受,首先取决于其满足人民需要的程度,党领导人民在文艺领域当家作主,首先体现在党结合时代状况,始终坚持以人民需要为制度实践的出发点,由此掌握了文艺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建党之初,通过政治教育与宣传机构的设置,以进步文艺作品的不断产出满足广大革命群众的精神需求,党的早期文艺制度建设初具成效;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从根本上解决了党的文艺事业“为什么人服务”的方向性问题,为新中国成立后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的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根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邓小平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明确提出从根本上制约文艺发展的是人民群众的文艺需要。在此背景下,党的文艺工作紧紧围绕人民需要这一关键问题,无论是在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上,还是在文艺生产的体制机制建设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说,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我国文艺事业快速发展,其根源就在于文艺制度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艺需要的契合与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新时代党的文艺制度建设聚焦于人民更高水平的文化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与制度规约,从源头上解决低水平、机械化的文艺生产以及文艺产品的“快餐式消费”问题,以合理的制度设计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艺需求,由此提高了人民的个体生命价值,推动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全面健康发展。

  保障人民参与文艺活动是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主旨

  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广泛而有效地参与文艺活动是人民在文化领域最基本的民主权益。然而从历史看,这种权益长期受到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制约,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历史是统治阶级文化占据主流的历史,人民大众参与文艺活动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观,始终将人民在文化领域的民主权益摆在文艺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文艺制度便是保障人民有效参与文艺活动的重要制度载体。回顾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保障人民广泛、有效参与文艺活动的制度体系:一是依托面向人民群众的文艺阵地、文化教育机构,使人民群众在文艺的继承、创新、交流、传播活动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方法指引,为人民广泛参与文艺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创造良好条件;二是通过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在人民群众中唤起艺术家,使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活动的表现主体与源头活水,由此真正实现人民对自己文化创造能力的支配;三是通过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有的最宝贵、最丰富的创造力资源。事实上,由于文艺创新总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因此从立法层面保障人民在文艺成果享有中的合法地位,是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历史看,党的百年文艺制度建设的制胜法宝,就是结合时代需要,以不断完善的制度程序充分调动人民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党都以其制度建设的丰硕成果,为人民参与文艺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舞台,由此充分激发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创造力。

  坚守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评价是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原则

  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尺,让人民满意既是文艺创作的立足点,也是文艺作品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文艺创作及其成果如果缺失人民评价的向度,就会迷失方向,这样的文艺便很难被时代认可。

  让人民满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切实的制度保障,而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主旨便是以人民对文艺作品的满意度为原则,通过建立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评价机制,对各种文艺活动及其成果加以检验、校准。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便以戏剧与观众的关系为例,指出“戏唱得好坏,还是归观众评定的”,由此突出强调人民对文艺的发言权,将人民群众作为作品“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评判者;现在,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与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文艺领域的人民评价原则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判断文艺作品的优劣好坏,不能仅看票房、收视率、点击率,更要看社会反响和人民群众的口碑,要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有获得感,使人民群众对优秀文艺作品陶冶人、塑造人的良好社会效果真心满意。

  需要注意的是,党的文艺制度建设坚守人民评价原则,并不是取消专业文艺评论的功能和责任,恰恰相反,健康和科学的文艺评论,其基础就在于秉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个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而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保证文艺评论家队伍始终以人民的理性判断为准绳,通过开展专业的文艺批评活动,使民主评价在文艺领域获得充分实现。

  实现文艺成果的人民共享是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目标与指向

  在党领导文艺工作进行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人民既是文艺发展的实际推动者、参与者、评价者,同时也应是文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正当性,就在于结束以往牺牲人民利益来满足少数人精神需求的状况,将民主原则最终落实到精神产品的分配上来,使人民共享由自己创造出来的文艺成果。

  从历史看,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资源极度匮乏的社会主义革命年代,还是在中华民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一直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看作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和指向。毛泽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成为富强的国家,并强调,“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长足进步,为广大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精神产品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共享”理念由此进一步体现于党的文艺制度建设之中。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政策指引下,党的文艺制度建设开始着重解决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秀文艺成果向基层流动;通过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民生”,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坚持文艺成果的人民共享,是党领导文艺工作、实现文艺领域人民当家作主的落脚点,同时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让文艺进一步发挥社会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指向“美美与共”的制度设计与实践,不但使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滋养人民美好心灵的有效途径,更要使这些作品发挥促进民心相通的契合作用,在党领导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文艺的优越性及其强大力量。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史研究”( 21&ZD256);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教改项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研究”(22BYZY06)】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