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⑫】黄平:“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

2023-11-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一带一路”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加强与各国的互通。您是如何理解互联互通的,互联互通对国际间合作的意义在哪里?
  黄平:互联互通这一概念提出得比较早,英文翻译为Connectivity,实际上并没把原意全译过去。汉语里这四个字其实关注的是既要联也要通,也是相互连相互通的,通过互联互通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另外,开始时是“一带一路”倡议,后来叫“一带一路”建设,现在其实已经不局限于狭义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了,愿意参加的都欢迎。中国既欢迎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欢迎愿意参加的发达经济体。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了发展就要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而不是在孤岛上发展,不是关起门来发展。
  互联互通,联是第一步,通是第二步,通也可以说是高质量的联,也就是要互利合作共赢。所谓国际间合作,二战结束后就开始讲到这个概念了,但实际上过去很多时候是形式大于内容,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所谓“合作”。而我们讲合作是要彼此之间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从本着互联互通这条线来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它本身就是国际合作应该遵循的一个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网:谈到互惠互利,“一带一路”有很多“小而美”的项目落地生根。在您看来,这些“小而美”的项目如何给各国带来福祉?
  黄平:从我国发展的角度来看,10年间,确实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项目、“一带一路”合作中,除了小的项目外,也有一些中型甚至大型的项目,尤其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建设桥梁、道路等大中型公共基础设施,对有些规模人口面积都很小的国家来说是很大的一个项目。我自己这10年去过一些中小国家,有的建设项目在他们国家甚至成为了标志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是有些国家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其联通不止一个国家,和周边几个国家联通了铁路、桥梁、公路。原来在发展中国家,就有这么一个短语或者名言叫“小而美”:small is beautiful。因为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比较边缘、比较落后,做大项目比较困难,就对“小而美”的项目十分重视。“小而美”项目投入的有形的、无形的资源相对少,建设周期短,见效也快,更重要的是越小的反而越能深入到社区基层和老百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也强调“小而美”的事,因为“小而美”的项目更能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让普通人也获益,这对“一带一路”落地生根是很重要的,能让当地的普通人、中下层低收入的人,也能参与、体会并受益于“一带一路”。“小而美”的项目能给各国各地区各社区各类人群带来福祉。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如何看“一带一路”硬联通到软联通之间的转变?
  黄平:一般的基础设施,不管是路、桥,还是车站、码头,还是建筑(在人们看来是很高大、很“硬的”),就容易使人想到“一带一路”就是硬联通。但实际上我们还更看重民心相通、社会相通,包括人际之间、国家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所以硬和软就是一张一弛,要有机地协调、融合。如果没有软联通,“硬的”基础设施也可能只是摆设,产生不出来国与国之间的感情,也可能就不能深入当地的人心,如果不能深入人心,即使修了一个很好的硬的大桥,当地的人们没有把它当作自己的桥,不珍惜它,甚至也不会使用,也就没有创造和产生收益。但如果有了软联通,民心相通、文化相通,那对大家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有了软联通,那些硬的也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打造“和平之路”的?
  黄平:“一带一路”从倡议到实施,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不同于历史上西方国家早期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些国家至少在其早期多数是通过暴力,包括武装侵略和对外殖民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它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是用武装和暴力的办法对外实施统治,而“一带一路”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来实现互利合作共赢。所以,“一带一路”既是一个发展的倡议和发展的项目,也是和平的倡议、和平的项目。没有和平谈不上发展,没有发展也保证不了和平,而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求发展也要有和平作为保障。并且,越发展就越有美好生活。如果不发展,或者陷入贫困的地方,就容易激化矛盾。所以,通过“一带一路”去共商共建共享,实现互利合作共赢,其本身内在的性质和要求就是一个和平之路、和平之旅、和平的倡议和建设,这是与西方国家殖民掠夺最大的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网: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了“廉洁之路”,您如何理解“廉洁之路”这个概念?
  黄平:有些国家的政客,也有一些媒体,对我们无知或傲慢、偏见,称中国的“一带一路”有“债务陷阱”或是说“一带一路”滋生了腐败,因为“一带一路”建设是发展,发展建设就涉及投入。可是,我们开展“一带一路”恰好从设计到实施,再到验收使用,该审计的审计,该透明的透明,该监督的监督。必须是走一条可持续之路,越是可持续,就越是能让参与人、当地人受益,而越是能让当地人、参与人受益,那么它就越有生命力和越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还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所以就越是一条廉洁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对未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什么展望与建议吗?
  黄平:发展不只是统计意义上的高增长,高增长背后还可能有高耗能、高污染,所以很重要的就是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自己下一阶段从现在走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当然,我们10年以前开始倡议和实施了“一带一路”,那下一个10年的“一带一路”,也要在原有基础上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过去,一些国家的发展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比如说牺牲环境、牺牲健康、牺牲和谐与团结,甚至引发冲突,这种发展只看统计也许还是高的,也许增长的曲线是往上升的,但实际上它不是高质量,甚至是低质量,甚至是劣质的“发展”。除了环境代价以外,还有健康代价、社会代价,比如说发展是促进了团结、合作,还是相互引发了矛盾、冲突?从我们自身发展和各国共同来携手开展“一带一路”项目,都按照高质量发展来设计、来检查,来验收,而其中的高质量既包括技术意义上可以测量的高(比如说低成本高回报),也有既发展也保护了环境,既发展健康也得到保障和改善,既发展经济也达到人心沟通,增加了互相的理解、互相的尊重,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黄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想/采访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