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视域

——兼论中国艺术人类学之比较

2023-11-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一、研究缘起

  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第13个学科门类,由此,围绕着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5个一级学科,学界涌现出了数量颇多的学科建设研究的著述,这与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设置自上而下推行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这一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指导文件不无关系,很多新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均在寻求与前述目录文件的对应性,力图找到学科的合法性地位存在。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民族艺术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所高校开设了民族艺术学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招生,但并没有专门的进行学科定名,对涉及学科定位、理论基础、研究视域、研究方法等关系学科存在合法性的元理论命题,学界也亟需厘清。

  日本学界对民族艺术学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由日本著名的艺术史学家木村重信发起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学术组织——民族艺术学会,该学会主办了一个学术刊物《民族艺术》,刊载民族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与田野研究论文。我曾于2019年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访学,访学期间多次前往民族艺术学会办公室所在地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和秘书处所在地大阪大学文学院查阅资料,拜访相关负责人。结合前期的积累,拟概述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视域和研究范式,并试图将其与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进行比较,以期能对中国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二、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定位

  民族艺术学在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属于专业教育为主的学科之下高校自设的学科。日本学界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专属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民族艺术学会”的建立而得到较快发展。

  日本民族艺术学会成立于1984年,创办《民族艺术》杂志,首任会长为木村重信。学会注册地点在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秘书处在大阪大学文学院。

  日本共有专门的艺术大学31所(包括艺术大学13所、美术大学9所、音乐大学10所),设有艺术系部的高校77所,设立有艺术类研究生招生的大学88所。

  三、日本学界对民族艺术的探讨

  日本民族艺术学会先后召开了多次座谈会,探讨民族艺术的内涵与外延。1984年主题是“民族艺术是什么”。1987年主题是“内外-民族艺术研究方法”。1993年主题是“民族艺术与现代”。

  日本学者关于民族艺术学学科定位的讨论:

  木村重信:民族学·艺术学

  山口修:1.民族艺术·学

  2.民族·艺术学

  谷村晃:1.“艺术民族学”

  2.“音乐人类学”

  3.“民族·艺术学”

  4.“民族艺术·学”

  5.“民族学·艺术学”

  民族艺术学是民族学与艺术学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民族学与艺术学存在的共同领域是民族学经验和艺术经验,民族学与艺术学的共同课题可以概括为:一是投入它的内部;二是在自我与他人互相以其本来的存在方式表示自己的共同的地平线上,使真正的自由理解成为可能。

  石田正的这一论述受到民族学家岩田庆治的影响,他在《实地考察中的世界》一文中指出,参与观察异文化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舍弃母文化;二是进入异文化的接近方式;三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四是互相提出自己的主张,在对话中尝试超越各自立场的新的地平线,在自由的立场上互相理解对方。

  前川道郎认为,民族艺术学特征包括,地方性或区域性而不是普遍性,更具匿名性或民间性。集体性而不是个性化,更具原始性或发展性。从学术方法的角度来看,更注重实证而不是理论性,更侧重现场调查而不是案头工作,更偏向比较研究而不是个别论或绝对论。

  樱井哲男认为,要使民族艺术学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有必要采用传统艺术学不具备的方法论,如果不能在方法上拥有独特性的话,那学科成立的基础就会变得薄弱。

  四、中国学界对民族艺术的探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进行归类,制定授予学位的学科类别,共同制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学科类别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14个学科门类,该目录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各高校依据该目录进行学科和研究生招生方向设置,开展人才培养。因此,在不同的高校,依据所拥有的学科门类和学科优势情况,设置学科和研究生招生方向。

  中国学者对民族艺术学/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

  李心峰认为,“民族艺术学是研究人类艺术在不同地域、国家及文化圈中存在的各有特色的民族艺术现象,探讨其一般原理或共时存在系统等问题的艺术学分支学科。”他将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属性做了界定,即属于艺术学的分支学科。

  方李莉从学科定位和研究视域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指出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并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认为这是一种实践性和经验性较强的研究方式。学科定位属于艺术学的分支学科。

  王建民指出,艺术人类学研究应当秉持人类学的立场,通过艺术形式分析、类型分析、结构分析、工艺过程和场景描述本身,进一步说明艺术背后的文化理念,说明这些艺术形式之为什么的问题,也有可能回答艺术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如形式、情感、激情、想象之类。而这也恰恰是以人类学定位的艺术人类学下一步必须要努力通过人类学田野民族志个案研究解决的难题。

  五、研究视域

  问题域:arts——ART

  研究视野:日本的民族艺术学研究一开始就秉持全球化的学术立场,不仅关注本国内民间艺术和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而且也关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事象,研究者到遥远的异邦开展艺术田野调查。

  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域主要以本国视域范围内的民族艺术研究为主,从关注家乡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开始做起。这一点与日本的民族艺术学研究有所差异。这一状况自2000年以后逐渐发生改变,开始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艺术,不仅关注本国的艺术,而且对海外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艺术开展田野调查和研究。

  时至今日,观念的更新很快,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已经拓展到不同时代、一切民族的艺术事象之中,试图描绘一幅全景式的人类艺术研究景观,构建一个隐藏在艺术背后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体系。

  民族艺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日本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其学科定位在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属于专业教育为主的学科之下高校自设的学科。民族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艺术,伴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观念也在更新,日本学界对民族艺术的使用发生了转变,在2020年,日本民族艺术学会将学会的英文名称改为艺术人类学会(艺术与人类学学会),学会所办杂志《民族艺术》的名称改为《民族艺术学会会刊》。这是日本民族艺术学会所发生的新变化。就研究视域而言,日本民族艺术学研究一开始就秉持全球化的学术立场,不仅关注本国内民间艺术和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而且也关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事象。

  (本文系作者在“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历史与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子轩/整理)

关键词:日本;民族艺术学;学科定位;研究视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