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④】加强文明对话,构建公正的文明关系和传播秩序

2023-10-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10月17日至20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举行,151个国家、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踊跃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政要,工商、学术和民间组织等各界人士,注册人数超过1万人,堪称一次代表广泛的国际盛会。

  此届高峰论坛总结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各国集体共建的辉煌成就,擘画了第二个十年携手共建和勠力打造升级版“一带一路”的美好蓝图,更反映了广大与会者特别是“全球南方”成员面对变乱交织、力量交替、矛盾交汇的人类命运十字路口,普遍渴望建立更为公正、合理和公平的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的意愿和呼声。笔者认为,世界格局和力量体系的深刻演变,“全球南方”正在重构世界秩序和游戏规则,“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尤其需要加强横向交流与对话,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文明体系和传播秩序。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全球形势进一步深刻变化,呈现“四期叠加”态势,即世界格局见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经历转圜大重塑、乌克兰危机引发欧陆大危机、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大灾难。受此影响,地缘力量进入新的大分化、大调整、大组合历史关口,以美国为龙头,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传统政治、经济、投资和贸易主导势力日益式微;中国为引擎,金砖集团、上合组织以及“G20+”等多边机制为平台的新兴力量蓬勃发展。

  概言之,“全球南方”国家正崛起为政治、经济和贸易新秩序、新体系和新格局的匡正者和塑造者,美国霸权长期主导的旧秩序、旧体系、旧格局正在逐步瓦解,延续近百年的世界地缘版图、力量光谱、国际关系和全球化框架正在嬗变优化,跨大西洋联盟和“北方国家”长期担纲的世界发展、创新与繁荣的稳定大梁正在倾斜,七十七国集团与中国组成的“全球南方”国家日渐成为推动世界进步的中流砥柱。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并已开启第二个十年之际,“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必要加强文明对话,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文明关系和传播秩序,可以从如下七方面重点着手。

  第一,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继续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坚持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尊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共同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机制和加强多边合作,携手修正不合理的国际关系和秩序,共同推动适应新时代并代表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利益诉求的新秩序、新体系,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从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立足于深厚友谊和长久互信的坚实基础,从我做起,一定能树立新的合作典范。

  第二,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该倡导文明不分先后,文明不分东西,文明不分大小,不同文明一律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精神,坚持文明自豪、文化自信、道路自决和发展自主,共同抵制西方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外来干涉主义和穷兵黩武的炮舰政策,反对种族优越论和大国例外论,反对所谓异质文明必然冲突的荒诞言说,反对抹黑和排斥特定的宗教信仰和文明体系,共同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平等交往原则。

  第三,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加强人文交流,密切双方人民的相知相交、情感联系、心灵共鸣和精神默契。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特别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大都是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干涉主义和炮舰政策屡屡祸害的“难兄难弟”,切肤之痛感同身受。在“全球南方”国家生机勃勃,西方列强日渐衰落且不甘放弃霸权的力量转换时期,中国倡导建设“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都积极响应,并日益踊跃地加入中国发起的上合组织和金砖集团等多边机制,双方关系将进一步水乳交融,包括旅游、留学、互访、文体和学术交流在内的人文互动,也将更加具有顶层设计保障和经贸联系助力。

  第四,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加强、拓展和深化新闻传播与信息交换领域的合作,共同打破世界传播格局长期存在的“西强东弱”“北强南弱”格局,改变西方传媒以强凌弱的不公正传播秩序,夺回属于本民族本文明的传播权和话语权,消除西方文明傲慢心态下对“全球南方”国家选择性叙述、歧视性宣传和其他指手画脚的恶劣做法,共同讲好“全球南方”文明的精彩故事,共同传播“全球南方”文明的正面形象。

  第五,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媒体从业者,尤其要摒弃借助西方媒体的“哈哈镜”观察被变形的“全球南方”国家的社会和人民,避免用西方媒体与政客的“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和夸大彼此南部世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让“全球南方”国家的广大受众直接通过母语获得原创和真实信息,实现面对面的直接了解和沟通。尽管传播格局和传播现状的改变,有赖于“全球南方”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复兴和加强,但是,我们都应该以强烈的历史和现实责任感逆水行舟、砥砺前行,逐步改善不公正、不合理的传播格局、传播秩序和传播效果。

  第六,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加强青年交往,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夯实“全球南方”文明继续携手向前的发展基础。青年历来是民族与国家的希望所在,是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也代表着时代进步方向。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数亿青年人口,青年才俊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创新和引领作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人口占比普遍较高,他们也渴望复兴自己的文明。加强青年交往与合作,不仅广大“全球南方”国家传统友谊得以承前启后,也必然会通过青年给我们携手共进和互助共荣,注入强大、鲜活和可持续的能量。

  第七,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继续加强重视国民对彼此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语言是人民交流的基本工具,是文化沟通的关键桥梁,是文明延续和传播的核心载体,也代表着文明体系的世界地位和影响。汉语教学正在成为世界主要通用语言,中国也日益重视对“全球南方”国家民族语言的教育,用各自的母语交流,已日益成为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这些令人鼓舞成就的取得和积极迹象的出现,为我们共同复兴民族语言,掌握国际交往话语主权,彼此尊重和维护对方语言主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界在变,时势在变,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只有抓住机遇,休戚与共,同心同德,才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升级版的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早日达成,推动不同文明的平等交往与和谐相处。

  (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