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2023-10-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数字化革命浪潮,我们需要将前沿科学技术与中国现实情况充分结合,牢牢把握中国的时代使命,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充分挖掘数据红利,深耕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转变产业发展思路迫在眉睫。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体量的网民,由此衍生出的丰裕数据要素成为中国全新的比较优势。一方面,数据要素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有机结合,催生了全新的技术、产品甚至管理模式,从而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另一方面,数据要素本身的规模化和集聚化,培育了大数据产业这一新兴产业,针对数据的生成、搜集、储存、整理、分析、配置、重组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业态模式,数据要素市场成为基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但必须认识到,仅凭借高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仍无法实现对数据要素的高效利用,必须通过加强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要素的增量提质,加强企业、政府甚至经济、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转型,释放各环节与各单元的数据创造和搜集潜力,激发连接需求端与消费端的数据要素传递,强化对数据要素的处理能力,优化数据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数据红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新驱动要素。

  打破多维数字鸿沟,助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打破数字鸿沟是推动中国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关键。全面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能够打破横亘在中国各区域间的数据要素流通壁垒,以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放管服”改革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破区域间的数字鸿沟,助力各地区共同富裕。加速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农业建设,发展配套数字化乡村公共服务,开拓数字化应用在乡村建设中的更多场景应用,以数字化转型弥合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数据要素的村村互联和城乡互联,将数字技术赋能于农业生产,助力中国城乡共同富裕。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构建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和学习平台,填补差异化教育背景以及差异化年龄结构群体间的数字认知差距,打破异质性群体间的数字鸿沟,优化全民数字化生产生活技能,激发全民数字创新活力,打造普惠全民的数字化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提供收入分配结构不平衡的数字化解决路径,助力中国差异化群体共同富裕。

  健全数字环境治理体制,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与工业化时代不同,数字化时代下获得信息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信息的搜寻成本显著降低,信息的积累效应和传递效应在日益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快速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全数字环境治理体制是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协调的重要调节手段。通过健全数字环境治理,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大局思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推动法治社会的全面进步。通过健全数字环境治理,引导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和科学意识,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人民思想的革新。通过健全数字环境治理,引导人民群众的家国意识、信念意识和文化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引领人民群众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数字化赋能低碳经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提高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柔性化生产能力,借助大数据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重点研发零碳技术和负碳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智能控碳和智能减排。利用数字技术驱动能源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基于数字化治理模式拓展智慧能源系统的应用空间,鼓励传统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科学整治能源废料的排放,推进数字技术与光伏资源、风力资源、水利资源等清洁能源的融合发展,从而在能源供给层面实现低碳转型。基于数字平台打造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以碳账户、碳核算、碳监管等网络平台为抓手,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云平台监管、人工智能调控等多项数字技术,有效展开对企业的绿色评级,鼓励绿色项目的发展,提高绿色企业的融资效率。

  护航国家数据信息安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护航国家数据信息安全,健全国内数据安全保障体制,构建数字安全全球规则,是中国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走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反对数字霸权主义,维护全球互联互通。现阶段,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仍处于粗放增长阶段,数字技术的革新仍存在巨大空间,世界各国数字安全意识仍有待提高,但数字技术领先国家已经开始布局国际数字经济规则,甚至争夺掌控国际数字治理体系的权力,意图在其他国家完成数字化转型前独霸全球数字规则话语权。为此,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健全国内数字化治理体系,带动世界数字经济格局向安全、和平、多边、稳定方向发展。

  (作者系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教授;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蔡毅强(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