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实施的国家重大战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成为一项紧迫的发展任务。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明晰新型城镇化的共同富裕效应。
新型城镇化具有共同富裕效应
新型城镇化是伴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有序集中、城镇化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的改革发展过程,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镇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镇化基于经济理性、个人主义、物质空间和技术思维,仅仅将农业转移人口视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种生产要素。然而,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并未囿于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而是将资本循环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在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理论逻辑来看,共同富裕可以分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富裕和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的“共同”富裕两个维度,富裕既包括物质财富,还包括精神文化财富和生态环境财富。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共同富裕效应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新型城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其本质要求。从供给端来看,持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着教育、科技、人才持续融合发展,让城市和城市群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火车头”。与西方国家“串联式”现代化不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叠加发展,更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需求端来看,新型城镇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提升投资需求与居民消费率,持续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在优势,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强有力地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使中国经济更具韧性和活力。
第二,新型城镇化的精神文化效应。新型城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镇化,不仅关注城市“硬件”的提质升级,更加注重城市“软件”的传承发展。新型城镇化既要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城市”,又要同步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市,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要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农民工的“半市民化”“两栖”状态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题。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倡导不同精神文化的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第三,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新型城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化,通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推动城镇化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事实证明,新型城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城市粗放型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了城乡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有效推动形成了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有助于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并有力地推进了美丽中国建设。
第四,新型城镇化的收入分配效应。新型城镇化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城镇化,让城乡居民都能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相配合,既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又保护了进城落户农民的权益,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城镇化通过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奠定基础、提供动力,切实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打破农民“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资—低收入”的恶性循环,有力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要优化共同富裕机制、增强共同富裕效应。
第一,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城农民工、农村籍高校毕业生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既是市民化的主要群体,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一是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并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二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一方面要提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健全高质量的就业工作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巩固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参保覆盖率,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全面落实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责任。四是完善劳动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健全工资合理增长和保障机制,强化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
第二,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一是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完善区际多式联运骨干通道和网络,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和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周边大中城市互联互通水平。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重点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促进东中西城市群联动发展。三是依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健全城市群和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强化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四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着力增强县城的要素集聚能力、产业承接能力、人口吸引力和辐射带动乡村能力。
第三,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建设宜居、绿色、人文等新型城市。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将以人为本、传承文脉、弘扬精神、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治理全过程,让城市居民共享生态环境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一是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绿色廊道。二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构建与普及。三是强化城市文化传承创新和多样化发展,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打造符合时代要求且特色鲜明的城市精神。四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市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展现城市的人文关怀。
第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等值”。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让城乡居民过上“有差异无差距”“不同类但等值”的生活。一是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形成城市和乡村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二是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深入推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三是积极拓展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增收空间,聚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四是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深入推进城乡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