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2023-10-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就文化建设的诸多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系统、论述深刻厚重,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切实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的思想遵循和科学的方法指引。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与

  首要政治任务的紧密结合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正确思想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和实践向世人充分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深刻而正确的解答,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包括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等在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和思想指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正能量。新时代新征程,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与民族复兴的不可逆转相互交织,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形势下展现新气象、在新任务中实现新作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

  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物,是与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要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发展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

  明确切实肩负新时代新的

  文化使命的基本原则

  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和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品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和关键的历史节点。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越需要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主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而且从理论与实践、历史同现实、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着重强调了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自强。所谓坚定文化自信,简言之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由此,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并使之提升为中国理论,绝不一味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照抄外国理论,从而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构成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也要把文化自信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全面养成昂扬向上的民族风貌和理性平和的民族心态。

  开放包容既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只有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保持文明的旺盛活力。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双重要求,即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决定着要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古今中西之争”,形成一批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文明成果。对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对于文化建设而言,守正是确保不迷失自我和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则是为了把握及引领时代。“守正”中的“正”,意指事物的内在规定与本质要求;“创新”中的“新”,意味着事物发展的新的内容及形式。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守正,守正的目的与路径在于创新。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守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牢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要求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实现文化理论创新和

  文化工作布局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在于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这里的“体”指代本体或思想理论,“用”则意为实践、方法;由此阐明的“体”和“用”关系,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且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的体用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包括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涵盖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主题鲜明、体系完备、逻辑严密、内容丰富,实现了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有机统一。

  综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无论是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的创造性做法、“九个坚持”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内在规律的概括、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提出、文化建设方面“十四个强调”的阐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总结、“两个结合”重大意义的揭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及其遵循原则的阐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目标要求的明确,还是在主持召开文化建设各主要领域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多次主持召开中央会议审议通过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在全国各地考察各类文化传承发展项目并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与中国方案,都充分彰显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纵览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百年发展中的重要思想、重要方针、重要事件、重要活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任务,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战略部署。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理事)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张娓

  网络编辑:张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娓(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