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项江涛 通讯员张寒月)9月23日-24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举办了第十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应对不确定性和追寻可能性的城市文化研究”,来自海内外2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60余位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从多学科视角对民俗学的现代转型、都市生活方式、都市手工艺、都市生活的审美与艺术实践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极具重要性和启发性的发表,并展开了深度对话和讨论。
9月23日的开幕上,本次论坛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徐赣丽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并对论坛的主旨作出说明。她提出,随着城市化社会的来临,城市人群置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既面对各种风险,也拥有了多样化生活的可能性,城市中的民众为应对不确定性和探寻可能性进行了传统的化用,建构了新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新的文化实践。追踪、记录和解析大众在应对不确定性时所创造的生活智慧及其所建构的新生活秩序是以面向当下、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为己任的现代民俗学等社会科学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学术议题。本次论坛以应对城市中的不确定性为思考方向,期待不同学科的诸位专家学者贡献学术智慧,为后续相关研究指明方向,共同推进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都市文化研究。
在随后的主旨发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和日本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分别从“城乡中国”及“新型城镇化”等角度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民俗学研究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们的研究都致力于提高民俗学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解释力。高丙中的发言从对“乡土中国”的反思出发,认为这一概念是在应对现代的、工业的、先进的西方概念时被发明的,其侧重在相对性,并非自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中国民俗学在参与现代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也因为选择围绕中国的乡土性做文章,以此奠定了学科的基础。但伴随改革开放进程而起的民俗复兴,以及在非遗保护这一举国体制中的民俗衍变、再利用等都彰显了民俗项目的生命力,同时也促使民俗学必须改造自身,把乡土中国的民俗学重构为城乡中国的民俗学,以便能够更加有效地研究在当代社会如此具有活力的民俗。高丙中强调,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并非意指乡村和城市,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他所提出的“城乡中国”,是历史描述的概念,在当代,它所指向的人是流动的(阶层、空间、聚散),是传统性与现代性共生的,在此概念下的民俗学更可能被纳入社会科学的范畴之中。周星基于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活革命(即都市型生活方式在全国的普及),探讨了现代民俗学该如何作为。所谓“新型城镇化”,其关键内涵是“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在社会整体的现代性发展转型中,“乡愁”之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表象,因此,透过乡愁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活方式变革和生活文化变迁。那么以“生活”为关键词的民俗学就应该秉持直面当下,追问人民的现代日常生活的研究使命和学科关怀,聚焦于普通生活者的日常变革。经由“生活革命”这一视点,所见的当下中国社会,不再是那个“乡土”的乡村社会或与现代都市社会处于二元对立状态的中国。
总体而言,高丙中和周星的主旨发言都鲜明地强调民俗学的研究需要打破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这种空间时序的二元对立。不管是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所不断彰显的文化活力,还是生活本身持续且深刻的变化都揭示了当前中国民俗学所面对的是传统与当代复杂交织的新的现实,民俗学亟需对学科本身的关键词、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做出相应调整。这些问题在紧接其后的“海外民俗学专场”也得到了进一步讨论。
23日下午,本次论坛进入学术研讨环节,两个平行会场同时进行,且每个会场均分为两个专题。“现代民俗学的理论探索”专题中六位发言人以“都市”和“日常生活”为关键词,尝试从实践层面上提出现代民俗学研究应对不确定性的可能,以期促进民俗学研究与当下社会的链接。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从都市生活共同体缺失的现实语境出发,以都市节会的时间设置为切口,探讨都市如何通过安置和转化传统节会的时空模式来重建当下日常生活的意义。他明确提出我们需要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努力推进有层级的现代都市文化节会体系建设,再造城市生活共同体。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在梳理传统民俗学研究范畴的基础上,以网络媒体中生发的新的生活规范为个案,指出新民俗学需要正视文化变迁的社会现实。之后的四位发言人分别就现代民俗学的后现代路径、民俗学研究的城市转向、日常性以及考现学等话题展开讨论。第二专题从“地方与空间”出发,不仅有对空间理论和“文化聚落”概念的新探;也涉及到民俗资源活化、非遗影像等跨学科话题。第二个平行会场设“都市生活方式”和“审美与艺术”两组,发表者从多学科立场出发,分享了多项丰富的经验研究。
下半场的主题讨论围绕都市中的艺术实践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问题展开。东南大学季中扬教授对近十年来流行于不同领域中的“新中式”风尚加以深入分析,认为这种审美风尚不仅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征用以达成的都市文化消费“热潮”。南京大学李牧教授重点关注了海外中餐馆中的跨文化美术现象,揭示了其中主题艺术作品的创作动因、历史脉络,其认为通过再现、表层交流和基于亲密性共享的三种文化运作模式,中餐馆从被凝视的对象最终转变成为民族与个体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后续三位发言人均从不同个案出发,立足于都市语境讨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相关问题。
24日上午仍举办两个平行论坛。都市手工艺专场的上半场是对都市中的手工艺在当下的“实践性”和意义的思考,并主要从对手工艺与城市复兴的宏观视角展开。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在总结上海手工技艺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海派工匠技艺有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转化路径,推动了上海制造业的发展。湖南大学副教授张朵朵基于对都市手工体验活动的人类学考察,探讨技术发展与规模化生产社会背景下个体的日常创造力问题。太原理工大学的夏楠老师将中国的手工艺复兴热潮与英、美等国的手工艺发展进行比较,从中抽取出对我国都市手工艺发展可借鉴的经验;天津社科院桂慕梅副研究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王文超博士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高鹏程分别以剪纸、琉璃以及宜兴紫砂壶为例,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对当下手工艺产业振兴的具体实现路径和表现形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都市手工艺的下半场研讨主要集中于对手工艺实践中个体的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的关注。华东师范大学王均霞副研究员和上海理工大学的吴昉副教授均从性别视角展开问题讨论。另外一个平行论坛重在探索日常生活经验研究的可能性,通过对“附近”的学术思考,试图对不确定的社会语境中所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出回应。
总体而言,探讨城市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现代民俗学的方向。在不确定性中追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关注民众以此形成的生活策略和生活文化,探索以民众主体需求为中心的美好生活文化是本次论坛筹备的初心和旨归,也是民俗学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担当经世济民之学的现代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