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村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

2023-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形成“人人认同乡村振兴、人人关照乡村振兴、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已成为乡村发展与建设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寻甸县泽铁社区因势而行,在充分调动居民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力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

  泽铁社区隶属于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街道,距离寻甸县城约14公里,辖区面积24.7平方公里,社区共有8个自然村11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1295户5804人,涵盖汉、回、苗、彝四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农村社区。凭借着独特的资源优势、鲜明的产业特色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寻甸县泽铁社区正在建成一道靓丽的乡村振兴风景线。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泽铁社区世代居住在大山之中,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还是文化习俗都保留了诸多传统痕迹。在新时代基层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社区注重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精心谋划、多措并举,致力于把乡村振兴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为当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以产业为基础,促进农村增收致富。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泽铁社区的民众大多习惯于传统的种养殖业,“守家在地”的意愿尤为强烈,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收入水平。近年来,泽铁社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发展思路,通过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等方式,大力发展合作农业,不断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改良养殖品种、提升种养殖技术水平。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推动,社区内逐步发展出了鲜花、草莓、果树等高经济附加值的种植产业,牛羊养殖业也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但实现了效益增加,而且还逐步形成了当地特色产业链。与此同时,通过政策优惠、宣传引导、引进企业和资金等方式,泽铁社区积极发动并促成居民将自有土地向大型企业、种养殖大户流转,通过就近农业务工的方式获取劳动报酬,形成“一块土地、两次收益”的效益。此外,还通过就业培训、介绍就业等方式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部分青年人开始发展电商直播等新的产业形式,探索增收新渠道。截至2022年,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1万元,彻底摆脱了“边、远、穷”的帽子。

  以制度为保障,打造多元治理格局。在过去,居民往往会用“农活忙”“带孩子”“不在家”等事由搪塞,不愿意参与社区有关工作。近年来,泽铁社区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乡村振兴拥有了不竭动力。例如,在各自然村打造村级民主协商议事空间,制定明确、可执行的民主议事制度和协商议事规则,面向居民开设民主议事协商工作坊,帮助居民提升民主协商议事的意识和能力。各自然村所有重大事项均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商议后决策,确保全体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带领各自然村村民(代表)结合本村实际共同制定新版村规民约。各村将村民自主提出、共同认可、愿意遵守的条款作为本村村规民约,特别注重纳入村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条款。将制定完成的村规民约通过印发传单、墙体喷绘,以及村民院坝会、火塘会等方式向村民持续宣传。此外,牵头成立村民志愿服务队,吸纳村内中青年力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逐步形成社区和村组干部带头、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辐射带动全体村民的自我服务模式。

  以文化为根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泽铁社区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然而村民对家乡的归属感普遍不高。因此近年来,泽铁社区采用多种举措大力发扬本地民族特色,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例如充分挖掘苗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苗族的名人事迹、传统工艺等,采用墙体彩绘、宣传展板、文化陈列展览等方式,同时辅之民族团结主题的标语、彩绘以及社区摄影大赛等多种渠道,鼓励居民用镜头记录生活,唤起居民的文化归属意识,最终形成互助合作的乡村共同体。与此同时,组建泽铁合唱队和舞蹈队,将社区小组活动室作为固定排练和活动场所,配备专业的音响和投影设备。在社区重大活动、传统民族节日中,鼓励舞蹈队和合唱队进行展演。此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家风,由居民自行选取相应的家风家训内容,开展挂牌入户活动,以此提倡和美家风以及良好邻里关系。对于主动减少大操大办等陋俗的居民予以表扬奖励,带动全体居民逐渐认同并自觉履行婚丧新风俗,为乡村振兴提供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作者系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泽铁社区第一书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