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2023-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通过可视化的表达样态呈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思想,加强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念、价值和情感的感性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视觉形象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表达方式,在新时代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

  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深刻把握其内涵意蕴、表达机理和样态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

  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的内涵意蕴,主要强调文化符号外观对共同体意识的视觉表征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中华民族统一的精神标识之一,常常运用具象表达传递其思想意蕴与价值情感。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一个个展现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话语、图像、物品、景观、行为的视觉符号,展现了中华文化同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理想图景,这些视觉符号蕴含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具象呈现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交融互通的历史记忆,传递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自身的表达机理,重在通过“意义内赋”与“形象外显”环节,在形意之间生成“有理据的关系”而使人们联想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象”,以传递视觉形象内蕴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核、道德情感与价值追求。“意义内赋”重在编织形象背后的意义之网,撰写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思想、价值和情感的形象脚本,确保其内蕴思想的科学性,服务于社会主义思想。“形象外显”强调视觉形象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样态呈现,借助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人、物、行为等符号载体呈现我国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民族的领袖、英雄等以人为载体的视觉形象,因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拥护民族团结的高尚行为而发挥着榜样示范作用;民族的文字、图像、物品、景观等以物为载体的视觉形象,因其承载的特定社会历史事件而为人民所熟知并代代相传;民族的仪式、音乐、歌舞、节日庆典等以行为为载体的视觉形象,突显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共同体意象,增强了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认同。

  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表达样态上拥有三大特征,包括强人民性、重情感化和高认同度等。在样态属性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人民性特征。通过人民日常生活喜闻乐见的话语、声音、图像、物品、景观和活动等渗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强化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官体验。在载体供给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形象具有重情感化特征,往往运用实物实景实事更直观地呈现视觉效果和更强烈地给予观众现场感知力,综合展现了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能带给各民族人民更丰富多层次的感官体验。在呈现效果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形象具有高认同度特征,既准确诠释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又确保形象表意的正确性,还通过形象传播完成与社会的有效互动,最终获得人民对形象背后象征意义的理性认同。

  二、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

  作为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更深层的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形象依靠其直观、丰富、生动的文化符号外观,日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表达样态。

  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地塑造了人民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真实前景和理想蓝图。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揭示出人在社会共同体中完成生产和生活实践并推动历史发展。“共同体”是观念、身份、利益具有一致性和高度自我认同的社会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民族共同体发展前景的理想描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反映在人脑中形成的观念、价值和情感,常常外显为视觉形象。视觉形象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视化表达,在“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发展远景下形塑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近景。

  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感”地传递了各族人民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象。视觉形象发挥其历史记忆和情感唤醒的独特功能,加深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从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植入。视觉形象的超时空特性使其具有历史延续性,从过去的历史传递而来的图像、影像、景观通过各种形式固定下来就具有了历史记忆,一旦扎根人的头脑就会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着鲜活的生命并形成代际传递。视觉形象通过可视化外观表达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思想内核,能引起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关于民族工作的感性认识,使得视觉形象完成承载历史记忆的代际传承任务,从而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社会功能。

  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地传递了各族人民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象。视觉形象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是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加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通过“意义内赋”解决了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如何表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通过“形象外显”解决了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如何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问题,两者合力推动了视觉形象的内外部实效联动,共同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效发挥。

  三、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视觉形象生成是为了具象呈现抽象思想,借助物质载体渗入人民日常生活,通过样态的持续呈现、传播和与人们的行为互动发挥其社会价值,使得其内蕴思想更易被可见、可感、可知。视觉形象的样态呈现时空场域是现实世界,因而其实质是实践活动。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大众展演、样态传播和形象互动来完成实践进路,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可见、可知、可感。

  大众展演,是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付诸实践首要环节,主要通过微观情境搭建、形象展陈和程序化运演三个环节进行样态呈现。视觉形象的样态呈现主要依托于对“由主体所产生的并由主体和别人所承认是有意义的建构物的一大批行动、言辞、形象与文本”等物质载体的运用。微观情境搭建,主要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展演背景搭建,唤起人民对历史场景与时代景象的感性记忆。象征形式展陈,往往通过样态在微观社会情境中的日常生活展示与运演,完成人民对视觉形象的感性接纳。程序化运演,主要表现在仪式活动、节日庆典等民族传统活动中,通过形象的主旨宣传和程序运演等环节,使得视觉形象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样态呈现,而被人民的视觉感官系统所接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形象通过大众展演呈现于现实世界,成为表达样态呈现的第一步,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彰显其民族团结功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成果,为视觉形象的样态传播与互动奠定了基础。

  样态传播,是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关键环节。音乐、歌舞、景观、影像等视觉形象具有形象展演的瞬时性特征,需要通过样态的复制、固定与持续传播完成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融合,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形象,由于其传播内容的认同力和传播媒介的主导力而更具有传播优势。一方面,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履行职能的真实意图和各族人民的真实诉求,准确表达无产阶级对人类自由全面解放的理想,因而能够获得人民对国家理想图景的情感接纳。另一方面,符号表意的超时空特性决定了传播主导权在形象传播上的重要作用。在技术和网络的冲击下,隐含多元价值观的商业和文化样态的丰富性加强了非主流价值观渗透的隐蔽性,使得形象传播的主导权问题愈发显得重要。代表人民意愿的中国共产党,是形象传播的主导者,通过主流媒体、党报、国家庆典、仪式活动等,在科学意义生产和高质量形象供给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拓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形象传播路径。

  形象互动,是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重要环节。视觉形象的互动过程就是各族人民在实践中反复感知和理解形象的过程,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人们广泛感知、理解和认同。形象互动强调人民通过视觉感官对形象进行反复理解、确认和接纳,并在一系列稳定的形象互动机制中进行反复实践,进而形成对视觉形象的感性互动,最终成为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形象互动能够使人民形成对符号背后的意义认知和理论自觉,在反复实践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格和信仰。

  总之,把握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三重逻辑,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发展新方向,创新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方法。视觉形象有助于帮助各族人民完成与“民族复兴”宏大社会历史背景的感性互动,在生动的视觉形象呈现中弥补抽象理论下“宏大叙事方式”带来的意义不易被感知的弊端。“有形、有感、有效”的视觉形象表达需要形象供给者了解中华文化、熟练掌握形象表意和样态呈现技术,无论是话语符号具象表达的各种隐喻、借喻、暗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仪式活动、红色景观等拟态仿真的技术运用,都需要综合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作为形象供给者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是提升执政能力的新领域之一。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