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包括宣传思想工作在内的全党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原则问题,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个重要论断,不仅澄清了人们在党性和人民性关系上的模糊认识,而且为宣传思想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的舆论格局中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重申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根基
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实质上是党和人民的关系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性和人民性均是整体性概念,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
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这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前提。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党性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频频使用的重要术语。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对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进行理论阐述和亲身实践。他们没有使用“党性”概念来谈党报党刊工作,使用的是“党派性”。1842年2月,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使用“党派性”揭示出报刊的阶级和党派属性,“党派的名称对政治性报刊来说则是一种必要的范畴”。同年,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一文中写道:“自由报刊的人民性……以及它所具有的那种使它成为体现它那独特的人民精神的独特报刊的历史个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首次将“人民性”的一般性政治话语用于新闻出版领域。1843年,马克思又强调,根据《莱茵报》的状况就可以推断出这个党派的力量,并提出了“党的机关报”观点。1847年9月,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非正式机关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中明确指出:它是一份彻头彻尾的党派性报纸,如果有人认为它应该是无党派性的,那是对它最大的侮辱。列宁则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1903年9月,列宁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党还要经历最后一个困难的过渡:从小组习气过渡到党性”。这是他最早将“党性”的政治话语与党报编辑工作联系在一起,并明确表态将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方针办报。1905年11月,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较为集中地阐述了党报的党性原则,并提出党性的四条标准,即党的纲领、党的章程、党的策略决议和“各国的无产阶级自愿联盟的全部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将“党性”“人民性”作为政治话语而不是政治概念来使用的,没有作出明确的概念界定,也没有提出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说法。但是,他们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历史渊源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尤其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将它视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工作,并在其中贯彻“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举,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重大论断具有充分的历史和事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确立了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不变的底色。党性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和血脉基因。这些都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党报理论。
延安整风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逐步形成了系统化、中国化的党性原则,并表达出人民性的要求。1944年2月16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总结改版成功经验时明确表示:“我们的报纸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是人民大众的报纸,这是我们这个报纸的第一个特点。我们的记者,要为抗日的人民大众做事,首先为工农兵做事……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由于实行了这个方针,报纸的脉搏就能与党的脉搏呼吸相关了,报纸就起了集体宣传与集体组织者的作用。……办报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是人民大众的一件大事,是治国的本领之一”。1945年,胡乔木阐述了“是党报也是人民的报纸”的观点以及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党报就是人民大众的报,这点不能怀疑。虽然人民并不都是党员,而且人民中还有其他的党,但因为我们的报纸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完全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所宣传的也正是人民所需要讲的。因此,这样的党报就是人民大众的报,我们要使人民的东西能在报上反映出来,这样来加强人民报纸的党性,也就是人民性。说报纸党性太重,证明我们的报和人民还存着距离,就是人民性不够,也就是党性不够。报纸能最高限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斗争,就是报纸有最高的党性,如果表现出来的东西,使人民不感兴趣了,就是报纸有党性不够的地方。”该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使用党性和人民性概念讲述党报理论的文章。1947年1月11日,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就以宣示其人民性来彰显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公开发表《检讨和勉励——读者意见总结》一文,旗帜鲜明地指出:“新华日报的立场,就是全民族全人民的立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新华日报的党性和它的人民性是一致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第一次公开申明党性和人民性一致的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党中央明确指示:“《人民日报》应该强调它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主张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在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对浙江省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十二个字的要求:“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其中就把为党为民放在第一位来强调。
2012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他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鲜明宣示了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随后,在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上,他多次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阐明了“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观点。这次重要讲话不仅促使宣传思想战线在认识论层面达成共识,更为正确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指明了方向,揭示了把握 “人民性” 实质的关键,强调人民性是党性的内涵和基础。
为更好地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为,强化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如在讨论党与文艺工作的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创作,只有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党和文艺的关系才能得到正确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也进入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发挥警示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规定:全党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
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升华,这个集中体现和升华主要表现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根基,这个主要来源和根基主要表现在“我是谁”“依靠谁”的问题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论述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在恪守党性原则方面,媒体机构与新闻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喉舌意识,全力反映党的主张,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一是要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要认真践行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
二是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国家前途安危,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坐标定位”,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三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始终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确立舆论导向,始终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认识“党媒姓党”这一政治前提。此外,要深化党性原则在新兴媒体领域的领导地位,创新发展“党管数据”,提升数据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巩固并提升党在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声量,让党的声音在互联网上更响亮、传得更远。
在领悟人民性方面,媒体机构与新闻工作者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坚定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要正确辨析党与人民的关系。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根本在于党和人民的关系是内在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新闻舆论工作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要大兴“开门办报”之风。在全媒体时代,党的新闻舆论需要转变生产和传播方式,不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把传统办报理念与新技术场景结合起来,生产群众喜好的内容,以开放姿态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要打通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畅通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络通道。
要转文风,改作风。在媒体内容生产中,要善于采用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真理。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更好地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反映人民所思所想。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理论由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实践生发而成,是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实践与理论结晶。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并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服务,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闻事业。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刘娟
网络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