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的表彰英模群像

2023-07-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模范,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英雄。延安时期,党将人民群众视为真正的英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以史为鉴,能够让我们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

  延安时期,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鼓励群众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大规模开展了对“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的表彰活动。这种表彰活动通过1941年改版后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系列性的报道,在人民军队以及边区民众中产生良好的动员成效。

  延安时期表彰的对象主要为生产、建设中涌现出的模范。他们是在农村、工厂、军队中能够起到积极带头作用的典型人物。具体划分为三类群体:

  一是农村劳动英雄。他们的模范性表现为“自力更生”“积极劳动”。具有代表性的是农民吴满有,他“响应政府号召,努力生产,周密计划”的精神被边区政府认可,边区政府“以吴满有的例子,向每一个农民,展开广泛深入的宣传,号召边区民众,向吴满有看齐”。在“吴满有运动”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生产,成为劳动英雄。米脂难民——劳动英雄马丕恩,妇女劳动英雄马杏儿,就是积极生产的典范。1943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嘉奖马丕恩、马杏儿的命令中介绍其事迹:“马丕恩,是米脂人,去年四十六岁,有四十多岁的一个老婆,十七岁的女儿,十五岁的男孩子,还有两个不能劳动的小孩,共六口人。去年春由米脂逃荒来的,到农场时只有六个光人,除掩身的破衣外再无一点铺盖行李的。与本会农场订立合同安做庄稼,约定种地四十五垧,吃了借粮六石(小斗粗粮),又新开荒地六垧,共五十三垧地,秋收后因他安种锄耨收割,都被别人要适时而好,所以秋收他比一般人都多。”边区政府对其精神予以肯定,“查马丕恩、马杏儿父女,早起晚眠,努力生产,经一年之勤劳,一家六口由赤贫之难民,一跃而为自耕农,皆称为努力生产改善生活之模范,本府决定嘉奖马丕恩为边区劳动英雄,马杏儿为边区妇女劳动英雄,并令建设厅会同延安县府予以物质奖励”。《解放日报》对马氏父女事迹进行连续报道,号召各县府组织学习父女模范精神,各县纷纷举办会议,并给予奖励。以马氏父女为代表的农民劳动英雄,为边区群众树立了榜样,广大民众的生产热情受到极大鼓舞,从实际成效来看,1943年“增加了十六万石细粮,生产了一百万斤棉花,六十万驮盐”,边区农业产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工厂中的工人典范。他们在工厂生产成绩卓著,能够起到积极的引领带头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是工人赵占魁,1942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体工人学习他的新劳动态度——始终如一、积极负责、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随后边区开展了“赵占魁运动”。“劳动英雄赵占魁同志,在蓬勃开展的赵占魁运动中,不仅不表现一点骄傲,而且更虚心更积极的埋头工作。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庭一样的经营着”。在“赵占魁运动”的号召下,工人们纷纷热情高涨,“仅仅?完成生产计划?已不是被工人们重视的光荣,?为突破生产计划而奋斗?才是工人们自己提出的口号”,同时涌现出了更多的模范工人,如李湘池、杜金海、胡广云。1943年2月《解放日报》报道了一位模范工人事迹,“定延路管理局炊事员冯三栓同志,对于工作一贯积极负责,许多事实都证明他是一个值得奖励值得学习的模范,他一个人担水、劈柴、磨面、锄草,从来不偷懒,不推诿,只要他能干的事,总是自动的去做”。在模范典型的引领下,广大工人提高生产效率,积极为社会建设而努力。

  三是军队里的典范军人。他们在训练中不怕吃苦、成绩突出;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为保卫边区作出贡献。1943年林伯渠在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闭幕会上称赞,“他们在前方英勇杀敌,受伤后在休养中还努力生产,他们该受到我们最大的尊敬”。同时,军队里的典范还表现在与群众的关系上,1943年《解放日报》报道一位负伤同志:“现在整风了,我们当兵的,就得整一整军民关系。平时,有些同志犯群众纪律;打起仗来,就知道老百姓的好处了,人家是熟门熟路,咱们是瞎子摸鱼。没有老百姓的帮忙,咱们就不容易打胜仗。”荣誉军人郑洪凯便是军人的典范,1944年《解放日报》报道了他的事迹,“郑洪凯同志,安徽人,现年35岁,1932年参加革命,在红军中曾任排长、卫生队长、指导员等职。1936年在甘肃?蒋家大路?的战斗中光荣负伤,两眼出了?云翳?,即入荣校休养,他虽已成残废,走路离不了棍子,但却不愿静坐着受革命优待。他坚决响应党所提出的?自己动手? 的号召”,在与群众的关系上,郑洪凯也同样作出表率,“他是一个节约和联系群众的模范:在和群众变工时积极卖力,得到群众的称赞”。

  值得注意的是,表彰对象里妇女英雄得到特别重视。林伯渠在第一届边区劳动英雄大会闭幕式上提到了妇女劳动英雄,“在妇女劳动英雄中,我们要学习米脂郭凤英那样的”。1944年《解放日报》报道郭凤英的事迹:“郭凤英是一个坚强的妇女,她丢了裹脚布,用棉花嵌进脚趾,解放了小脚,带了两个娃娃上山劳动。开始时,她不会务庄稼。刚学种瓜时,瓜条埋在地里又刨开,蔓子不知道怎样压法,黑豆苗留了三回才有个样子,一堆地要锄上两天。但她看人家怎样种法,做着学着。”郭凤英是当时边区所有劳动妇女的榜样,边区号召劳动妇女都应当向她学习,向她看齐。边区各县还在“三八”节召开妇女劳动英雄大会,绥德县“纪念?三八?大会共有从工厂里、家庭里、学校里被选出来的十四位模范妇女”。这些妇女中的“英雄模范”打破了边区妇女很少参加生产、农业劳动等原属于男子的传统。同时,她们代表了新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的新观念。

  随着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表彰对象由英模个体扩大到集体,如模范村、模范乡等。此时,“英模”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追求,英模群体成为社会风尚的表现。这种风尚在1945年突出体现,“各地涌现了不少一揽子英雄和模范乡村,呈现出边区农村的新面貌”。努力建设模范集体在各地区蔚然成风,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英模群体的感召引领下,边区民众生产建设积极性高涨,边区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延安时期表彰活动塑造的英模群像,一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民众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蕴含着这一时期党的英雄观的转变。新的英雄观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即英雄来自群众,为了群众。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党的英雄观是将群众置于首要地位的英雄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红色礼仪源流研究”(项目号:22&ZD24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