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语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尝试,语用身份论是语用学研究本土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可以看作东方语用学研究突破国际语用学研究主流学派(英美学派和欧陆学派)经典理论均植根于西方文化藩篱的重要范式。鉴于语用身份指向影响话语表达和理解的某个或某些身份(而非普通意义上交际者进入交际之前所拥有的不同社会身份),语用身份论强调具体的社会身份进入话语,以及与当下语境发生联系时的语境属性。因此,语用身份论的研究方法有着特色鲜明的取向与路径。
取向与假设
依据语用身份论,身份是一种可供调用的语用资源。说话人会根据语境需要,建构合适的身份,并产出与该身份相匹配的话语,以增加交际目标的实现机会。此时,说话人的身份即被用作语用资源的一部分,以促成其交际需要的实现。就语用身份论的方法论而言,这包含两层取向。第一,语用身份研究必须注意交际者社会身份的语用化与资源化。第二,由于交际者并不是在会话的某一特定进程中同时建构多种身份,因此语用身份研究必须充分关注当下交际的动态在线身份激活为语用身份的过程与特征。正如陈新仁所强调的那样:语用身份研究必须注意语用身份的多发性、优选性、即时性与类比性。归根结底,语用身份也是社会身份,只不过是语境化的某种具体的社会身份,是与特定话语相伴随的某个或多个社会身份。正因如此,社会身份的各种属性与功能才会通过语用化过程对交际的发生及后果产生影响。
人类身份的多元性和语言资源库身份表达的选择性,是我们研究语用身份的前提。语用身份研究的开展,一般应基于以下几个假设。假设1:一般情况下,说话人会按照当前语境下交际双方常规社会关系指定的身份进行交际。假设2: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会采用特定的话语方式或内容来激活相关身份特征,从而凸显某一身份。假设3:身份选择的过程亦是交际双方相互选择与协商的过程。假设4:交际者身份选择的错位会带来误解与冲突,甚至导致交际中断。假设5:身份是交际者为达到语用平衡、满足交际需要可供调配的重要语用资源。假设6:身份凝聚着一系列后台背景知识,包括相应的社会期待、权利和义务等。假设7:说话人一般根据社会的积极取向定位或凸显自己的身份,即倾向于寻求积极的身份定位。
动态顺应性
语用身份研究体现出理论视角的融合性、语料搜集的多元性,以及具体方法的量化、质性与实验研究的互补性等特征。语用身份方法论的突出特点是,高度关注语用身份的动态顺应性,可从三个方面予以理解和阐释。
第一,由于言语交际中交际者身份多元性与可变性的客观存在,因此在交际者调用不同的语用身份产出话语时,不同语用身份的调用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不同语言层面的体现及其执行的不同功能,都会自然体现出语用身份的动态性。
第二,无论哪一种语用身份(在某些言谈中,交际者或许只调用一种语用身份),其建构的过程都会体现出动态性。因为任何语用身份的建构,都必须在得到交际双方的认可后,会话才能在当前的语用身份框架下继续进行。这种交际双方认可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交际语境和交际者社会心理状态动态顺应的过程。
第三,在会话的推进过程中,交际者会不断顺应当前语境因素,并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参与会话。也就是说,在会话的不同阶段,交际者建构的语用身份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因此,从会话推进的角度考察语用身份建构的动态性,能从某种程度上克服以往基于局部片段展开语用分析的不足。
这种动态顺应性的方法论特点,对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言教学法等学科,均有不同程度的借鉴与启示。
研究路径
陈新仁指出,语用学视域中身份的研究,可从五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考察。基于此,形成了语用身份研究的五条路径。
第一,从语用意义的角度对身份展开分析。考察特定身份的建构对当前语境下语言意义的生产和理解所产生的影响:把语言主体选择、构建的语用身份作为解读话语意义的出发点,即话语的理解需要从所建构的语用身份出发获得意义。
第二,从资源属性的角度对身份展开分析。考察特定语用身份的建构对交际需要的满足所起到的作用:将语言主体选择、构建的身份视为一种施为资源或行事资源,考察其如何通过构建特定的身份以促成具体交际目标的实现。
第三,从身份认同角度对话语展开分析。考察特定语用身份的建构对人际意义的表达与理解会产生哪些影响:将语言主体选择、构建的身份视为一种体现认同取向的人际资源,探究其如何使用不同的身份与语言客体在认知、情感等维度联盟或者疏离。
第四,从话语的成因角度对身份展开分析。考察特定语用身份的建构对语言方式的选择会产生哪些影响:将语言主体选择、构建的语用身份视为一种阐释资源,用来解释特定话语特征的形成原因。
第五,对身份话语展开批评语用分析。考察特定语用身份的建构对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与适切性会产生哪些影响:将语言主体选择、构建的语用身份视为一种评价资源,考察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境下发出的话语是否具有适切性、得体性、正当性。
需要指出的是,语用身份不仅在双方交际、三方交际和多方交际中被选择、构建、协商和重构,同时在语言主体的自我对话中也会存在。语言主体在面对交际困境或者反思、审视某一交际活动中,可以对自我或他人不同语用身份的选择进行模拟或复盘,进而对以上五种路径下语用身份使用的效能展开评价。
人类社会的交往必然关涉语言人的言语交际。现有人际交往的研究,基本围绕“谁在什么情境中对谁说话”的主题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用学即人学,进而会回到关于“我是谁”的原点问题。语用身份因其关注身份建构的动态性、社会性、情感性等多元复杂特征,反映了当今社会科学界身份研究的“批判转向”与“话语转向”,同时消解、弥合了身份研究的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体现了基于中国文化的本土视域的方法论特点。
语用身份论注重在情境化语言的使用中、在人际交往的时空背景下,捕捉语言与身份的互构关系。在时间轴上,语言主体从咿呀学语到语言退化;在空间轴上,语言主体从交往对象的平面化到立体化——其自身身份变化的历时特征,与交往对象构成的立体化图景,以及时空交叉中面临的多维空间关系,都构成语用身份的核心研究议题。这一思路将对语用学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重构某些研究话题的范式、理论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语用学、社交语用学、人际语用学、认知语用学、文化语用学等分支学科。在学习者身份和教师身份成为教育学界研究话题的背景下,关注说话人语用身份体现出的人本主义教育和全人教育思想,将为教师身份认同、教师发展与课堂互动提供新的方法论视角。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回应突发舆情的政务微博话语及政务语言能力建设”(20AYY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