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译介向世界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2023-07-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华典籍在世界的译介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只有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才能向世界呈现客观、真实、立体并且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人类文明不断融合发展。

  时代要求:文化“走出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典籍译介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关键一环,对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意义重大。

  首先,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强化民族身份认同。我国虽是文化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却处于文化相对弱势地位。面对互联网时代无处不在的文化渗透,民族文化的价值确认与自我认同显得格外重要。新时代的典籍译介是反观自我、增强文化自觉进而提升文化自信的过程。一方面,典籍的对外译介对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等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其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让世界人民感知和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其次,纠正文化误读偏见,重塑真实国家形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传教士与海外汉学家是中华典籍译介的主力军。16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频繁访华,他们抱着服务本国的目的,摘选适用内容进行译介或改写,曲解与误读屡见不鲜。直到近代,国人开始独立译介各类典籍,以扭转西人译介中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步入新时代,中华典籍也应重焕生机,突破现有译本的时代局限,经典重译、典籍新译是时代的呼唤。

  最后,促进平等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中华典籍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生活、共同信仰、共同语言和共同记忆的知识系统,是世界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中华典籍域外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可以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让世界对中国有更真切的认识。不同文明只有在彼此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取长补短、彼此助益的交流互鉴。

  现实挑战:“译”“介”路漫漫

  我国现存古籍总计20多万册,典籍译介是一项庞大繁复的工程,从典籍选取、团队构建、翻译出版,到海外推介,每一步都需倾注十分心力。自20世纪末,我国开启了系统译介中华典籍的浩大工程——“大中华文库”项目,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大出版工程,首批选取了110种经典,包括文学经典55种、哲学思想经典21种、科技典籍15种、历史典籍10种以及军事典籍9种。此后,我国典籍翻译、推介及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浙江大学成立“中华译学馆”、中国作协启动“扬帆计划·中国文学海外译介”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也不乏各类古代典籍入选。这些努力均为中华典籍的译介设立了风向标。

  但客观说来,我国典籍的域外传播在“译”与“介”两大维度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我国典籍翻译缺乏系统规划,典籍外译选材结构不够均衡,国家形象构建维度有待完善;典籍翻译门槛高、难度大,融通中外的翻译人才不足,优秀译本的诞生周期长,典籍出国走得慢且艰难。另一方面,典籍在海外市场占有率极低,我国文化产业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存在只译不传、做工低效的情况;推介形式与合作渠道单一,导致域外读者看不见,或看见读不懂,整体传播效果不甚理想,难以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更遑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域外传播:更要“走进去”

  要提升典籍的域外传播效能,国家统筹是根本,合理选材是基础,优秀译本是核心,有效推介则是关键。针对我国典籍译介的现状,典籍译介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创新渠道,才可切实提升效能。

  第一,国家统筹,部署谋划译介全局。中华典籍的全面、规范译介属国家翻译范畴,离不开国家职能部门的统筹规划。首先,建议由职能部门牵头,成立中华典籍译介规划领导小组,立足新时代中华典籍译介事业的全局,对我国典籍译介工作的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做出规划部署。确立典籍译介工作发展目标,聚焦高质量译本的产出,系统谋划和推进典籍译介的选材、翻译、出版和推介工作。其次,逐步完善配套翻译制度,健全跨领域合作机制,规范典籍翻译宏观环境,为翻译实践提供保障。

  第二,合理选材,优化典籍外译结构。中华典籍所涉门类众多,包括文、史、哲、中医药、法律、科技、农学等各领域。但典籍译介存在选材结构失衡问题,如“大中华文库”项目首批110本译介经典中,文学便占据了半壁江山。典籍译介费时费力,为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开展翻译工作,典籍外译的选择应秉持三个原则:代表性典籍优先、无译本典籍优先、现有译本非必要不重译。选材由国家职能部门统筹,尽可能扩大典籍译介的学科门类,不可厚此薄彼;选出所属学科内的代表作品,已有译本的典籍若无明显曲解误译,暂不重译。

  第三,多方协同,推动优秀译本产出。优秀译本是中华典籍走出国门的起点。优秀的典籍译本应该是符合中华文化精神内涵、准确传递典籍内容、能为读者所接受的译本。首先,充分利用高校阵地。中国学者作为当前典籍译介的主力军,多数仍活跃在高校教学一线。以高校作为典籍译介主要阵地,坚持产教学研四位一体,从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多方面施策,让典籍译介全面入校园,提升典籍译介效率。其次,积极推动跨界、跨领域合作,组建多元化人才团队。打破学术队伍与翻译行业、文化产业的壁垒,推动学界与业界共建。团队人员多样性可为优秀译本的诞生提供专业保障。一方面,加强中外学者合作,邀请国外汉学家加入翻译与审校阵营,促成中西合璧的优秀译本;另一方面,采取“老带新”模式,鼓励资深学者专家与年轻译者合作,一方是文本专业性、准确性的保证,一方或可为文本的通俗性与可读性提供建议,这既是高精尖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也有利于诞生雅俗共赏的典籍译本。

  第四,创新渠道,海外推介走深走实。典籍的海外推介一直是难题,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红利,实施多渠道传播,关注读者接受度,对市场表现做出反馈,才能真正提升传播效能。

  首先,技术引领,拓宽传播渠道。一方面,利用技术赋能进行数字转型,加快典籍译本的数字化、电子化,依托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电商平台等进行推介,扩大读者接触面。另一方面,加强官方合作,探索多种渠道。目前,我国典籍在海外传播的优质平台不多,典籍域外传播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官方媒介,加强与海外知名出版社的合作,构建稳定、完善的海外出版渠道,并通过调研团队的定期考察对传播方法进行评估和调整;同时,依托学者访学、海内外高校合作、自媒体平台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小范围推介。

  其次,由浅入深,提升传播效能。典籍内容深奥,一旦推介形式生硬、内容曲高和寡,便难以吸引读者引起共情。一般来说,全译本最能准确、完整传递中华典籍文化精髓,但奈何篇幅大、体制长,受众多为专业人士与学者,受众体量实在有限,并非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理想之选。以编译本、选译本替代全译本推广,扇画小幅虽不全面,但也可做到引人入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失为提升典籍域外传播效能的可行之举。此外,积极开拓外媒书评、译评、推介会、改编、动画、影视等形式,力争全方位、多渠道打开海外市场。

  从历史维度来看,当前仍是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最好的时代”。中华典籍的域外传播不能止步于“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典籍译介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国家系统规划,多方长久努力,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进西方世界,向世界呈现客观、真实、立体并且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真正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SJB01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