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下,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20年来,“千万工程”不断升级迭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003—2010年,第一阶段“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2011年开始第二阶段“千村精品、万村美丽”,美丽乡村的建设带来产业、文化和城乡重构;2021年,“千万工程”进入第三阶段,“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堪称中国式现代化在“三农”领域的“先声”。“千万工程”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性启发。
“千万工程”是在深入调研中形成的科学决策。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在短短118天里,跑遍全省11个市,走访了25个县。当时,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但乡村建设明显滞后。村庄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普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在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习近平同志研判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形成了“千万工程”的整体方案。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了“千万工程”目标要求、实施原则、投入办法,创新建立、带头推动“四个一”工作机制,即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全面落实分级责任制;成立一个“千万工程”工作协调小组,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每年召开一次“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并部署工作;定期表彰一批“千万工程”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亲自出席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实施“千万工程”指明了方向。
“千万工程”是把握时代发展规律的战略性决策。“千万工程”的实施,连着省情、国情、世情。纵观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历程,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极易扩大从而掉进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间,浙江乡村现代化进程基本上是以乡村工业化为主导。1998年后,针对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的实际,浙江提出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方式粗放,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遭到破坏。污染治理方式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不适应,导致乡村工业污染泛滥;农业环境管理与农业生产不适应,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与人口规模不适应,乡村环境管理滞后。加之,环保意识薄弱、环保技术落后,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乡村人居环境恶化。“千万工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和实施的。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千万工程”嘉兴现场会上再次强调:“这项工程是在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而实施的。”“千万工程”成为浙江破解城乡发展失衡的关键一招。
“千万工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的示范性工程。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口,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治理等相关工作。其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其内涵不断丰富,将环境整治与民生相结合,通过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整河道、优绿化,构建优美生态环境体系;通过村庄生态有机更新,打造井然有序、生机盎然、河水清澈的美丽新农村,通过美丽村庄开发特色旅游产业,实现“美丽经济”。其领域不断拓展,逐步拓展到协调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传统与现代关系,是新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的融合体,形成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同步建设的新格局。其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在推进过程中,强化党建引领,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阶段实施;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形成“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等基层治理载体。“千万工程”在实践中形成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水平城乡共同富裕的工作方法和机制。
历经二十载,浙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通过“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惠及万千农村人口,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千万工程”已经成为推广全国的经验,为破解城乡差距、推动城乡高水平共同富裕,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践案例。浙江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我省有条件、有必要、有责任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