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在民生保障工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关键性作用。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关乎基层社会的祥和与安宁,关乎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由“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开展社区心理建设的需要也变得日益迫切。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而是以西方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进行社区治理,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此外,目前主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也不适宜对中国社区的基本特征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进行描写。因此,中国亟须建构符合中国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人民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同时也为我国社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促进中国社区心理学发展。目前,中国的社区治理大多参照从国外引进的有关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多有不符。鉴于西方社区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难以精准描述和解释我国社区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理论和应用体系的建构,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建中国社区心理学理论,主要表现在实事求是和系统分析两个基本观点上。实事求是,就是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社区心理学理论、实践或概念,而是要立足于中国社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出一套可以为中国百姓带来福祉的社区心理学服务体系;系统分析,就是强调从多个方面审视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注重整体性分析、动态—静态分析、环境适应性分析等。
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基因,能够为我国社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也应作为社区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石。比如,在我国流传至今不胜枚举的传统典籍中,诸多经典表述对于新时期社区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为中国社区心理学的发展确立了主体脉络;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自我修养之道,对于广大社区居民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前,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开拓者黄希庭教授提出的“正义”“仁爱”“诚信”“文明”“和谐”五种社区价值理念,不但延续了“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品质,而且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值得社区心理学研究者进一步探索。
第二,以新时代社区心理建设为场域,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明土壤。它充分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彰显了时代精神,是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社区是社会公德的主要来源,我国自古以来便重视社区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化功能。越来越多的社区通过各种途径在社区心理建设中践行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造出积极的社区氛围。如何引领老百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当代中国社区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之一。
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价值观形成、发展及变化规律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效果。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价值观更多地以绝对规则和自我内化方式进行建构时,其稳定性就越高。通过对个人价值观的系统研究,很多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及自我认同来对个体的价值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这些培养措施中,自我认同是最为关键同时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环节,应该引起学界和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供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以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文化为例,儒家文化为个人的“修身”提供了多条途径,以促进人们更好地将相应的价值理念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力量。比如,从“好学”到“力行”再到“知耻”的修身路径。这种从动机、行为到自我调节的内化模式,值得心理学工作者借鉴。此外,儒家文化对群体的价值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中,儒家思想蕴含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体现在对乡民进行乡规民约的宣传与教化中。在这一过程中,还发展出一系列方法性条文,如理论教育法、激励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环境陶冶法等。
第三,传承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探索新时代社区服务模式。尊敬老人、爱护儿童,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倡导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民族文明与进步的象征。然而,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养老和育儿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及其功能会持续地发生转变。这些因素的存在或许会进一步加剧“一老一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并且要求“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为此,中国社区心理学应关注新时代背景下的尊老爱幼特征,探究社区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品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老人—幼儿—家庭—社区”四个层次上构建社区心理学理论模式,为促进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播找到新途径。
第四,铸牢社会治理共同体,助力新时代社区居民共同富裕愿望达成。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祈愿。中华文明中蕴含的共同富裕基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追寻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文化根源和根本逻辑。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和责任,自成立之日起就已经确立。共同富裕不要求所有人齐头并进,但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新时代背景下,每一位社区居民都应成为共同富裕的参与者、享受者以及历史的缔造者。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应当把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共同富裕愿望实现的现状与特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三农”问题作为重要切入点。
第五,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服务路径。要坚持并贯彻“人民至上”理念,探索出一条让每一位民众都可以理解、体会、参与的社区心理学服务路径,并让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更具温度、高度、效度。中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路径的探索,必须考虑社区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特征,必须考虑中国社区居民这一服务对象的特征。打造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够理解的社区心理健康学术话语,就要以中国人固有的思维方式为核心,并敢于突破学科壁垒。具体表现为:一是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服务要具有人性观。只有深刻认识到社区心理健康是关涉所有个体的现象和问题,才能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居民,才能让广大民众更有自尊、更具有乐观精神,才能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社区氛围。二是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服务要具有整体观。仅从心理层面来构建服务路径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形成对社区中各要素互动规律的认识,敢于打破学科壁垒,才能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研究,才能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三是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服务的研究要具有科学观。只有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将质与量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从深入了解的社会心理问题的现象中揭示本质。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发展,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入手,并适时地提出有针对性的中国方案。而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我国社区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陈出新,助力创建中国社区心理学新形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积极社区心态的形成机理”(19CSH05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中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