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就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召开

2023-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近日,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沪召开,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庆松致辞。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海瑾主持开幕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作总结发言。

“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会标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庆松作学术致辞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海瑾主持开幕式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会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卓越访问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同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辑段钢,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孙力,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国娟教授等上海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期刊主编和媒体记者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或主持点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手拉手”高校、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高校以及合作单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出席会议。

  全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精髓 

  郭庆松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长在中国”的现代化。首先,现代化孕育在中国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当中,汲取了中国古人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和拓展的。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向世人昭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我们能够成功推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根本保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现代化。它不仅为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探索切实可行的现代化发展实践道路,而且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独特的中国智慧和宝贵的中国经验,具有世界意义。

  《文汇报》理论部主任杨逸淇主持第一阶段主题发言。

  冯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主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特征既有世界现代化共同特征也有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五个重大原则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卓越访问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作主题发言 由主办方提供

  陈锡喜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这一主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是唯物史观,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中最深层次的世界观,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蕴含着现代化发展普遍性和中国特色的特殊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普遍性与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逻辑特殊性相统一,这两个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模式赋予了现代化新内涵。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刘同舫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推进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从推进共同富裕在新征程中如何定位,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社会性”和如何立足“社会共同富裕”完善政策体系三个问题,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社会性”承载着人民群众和社会这两个主体双重主题;要遵循社会或者社会性主体的共同富裕来推动完善政策体系,按照“七个有”框架完善社会建设政策体系, 社会应该向人们提供共同富裕的“机会”, 充分激发社会主体创造活力。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同舫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段钢围绕“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基础”这一主题提出,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曲折发展和经验总结逐渐形成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伦理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这种新的伦理精神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现代化经过对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段钢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孙力围绕“宣传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要注意‘三不’”这一主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不要割断思想谱系。现代化理论有两大思想谱系,一个是西方的思想谱系,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谱系。中国式现代化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谱系。不要遮蔽发展共性,否则不能够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现代化的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五大领域的揭示,除了特色以外,五大领域的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普遍意义。不要丢掉问题意识。中国式现代化要把对成就的认识宣传同透视问题挑战结合起来。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矛盾挑战,所以现代化不是自然而然的稳态进程。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孙力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创性贡献 

  第二阶段的交流发言由《思想理论教育》副主编曹宁华主持,孙力作点评。

  李国娟以“团结奋斗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为题认为,“团结”这个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是高频词。要深刻领会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准确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新征程上团结奋斗的明确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国娟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峰旗教授围绕“生态文明的理论之源”提出,生态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之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文明新形态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为生态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理论营养;三是西方生态思潮为生态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生态文明新形态,标示着人类文明形态在时间上纵向水平的超越和在空间上横向质量的对比,同时标示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选择。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峰旗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以“推进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为题发言,他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国家安全的现代化要从国家治理的维度,从国家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政策布局和实践历程来理解。要不断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夯实国家安全治理的基层基础、加强国家安全的斗争、提出新的安全倡议等。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以“党的自我革命的意识形态意义”为主题作阐释。他提出,党的自我革命可以验证意识形态的效果,自我革命本身也彰显了意识形态创新的价值。党的最新的创新理论可以引领、指导我们党的自我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们保持清醒的坚定,找到自我革命这个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破解了大党治党的难题。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余绪鹏以“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两个行’的逻辑阐释”为题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行”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余绪鹏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阶段的交流发言由《思想政治课研究》主编曹景文主持,《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作点评。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以“科技自立自强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一起部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教育是第一要务,教育要优先发展;人才是我们的第一资源,也是科技自立自强的保障和动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需要不断的创新。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瑛辉以“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人类文明的集成式创造”为题作发言,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古老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新通道,吸收借鉴了人类现代文明前沿性成果,赋予了社会主义事业重塑自信的新动能,激发了发展中国家独立探索的新思路,贡献了现代化问题的新智慧新方案。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瑛辉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速继明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为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改写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丰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话语范式提供了新表达;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和全新机遇;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速继明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国英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意蕴”为题,从话语角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这两个话语所属的话语体系不同,内涵也存在差异,反映出话语的参照物及其选择也是不同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国英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出,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坚持五个方面的原则:在理论层面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目标层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在实践层面要针对当下生态环境治理的瓶颈、难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解决;在制度层面要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制度的持续创新,在国际影响方面要积极弘扬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思想理论教育》副主编曹宁华主持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思想政治课研究》主编曹景文主持第三阶段的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作总结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参加“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专家学者合影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