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伦理学、历史哲学。著有《天下体系》《第一哲学的支点》《天下的当代性》《历史·山水·渔樵》等。
所谓“存在论事件”,不是对事件的一种知识分类,而是标示事件的能量级别。任何事件,无论是知识事件、经济事件、政治事件还是技术事件,只要其创作能量或“革命性”达到对人类存在方式的系统性或整体性改变,就是一个存在论事件,也就是一个创世性的事件。如果一个事件可被认定为存在论事件,就意味着这个事件蕴含着某种新问题的起点,也就构成了人类生活和思想的一个新本源,相当于为人类存在方式建立了一个创建点。
人类生活有着持续的创造性,但主要是慢变化,其中达到“存在论事件”量级的巨变并不多。历史上最大的“存在论事件”至少有:(1)语言(包括文字)的发明,这是人类所有后续创作和知识的基础,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否定词(不)的发明,否定词意味着发明了可能性的概念以及可能世界的无穷集合,因此成为一切创作的思想前提。(2)生产技术的发明,包括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工程技术,这是后来一切技术的基础。控制自然的技术意味着发明了未来的概念,而发明了未来意识就等于发明了人的时间,即以人的事情和计划为准的时间表,这种时间表也是历史概念的基础。(3)逻辑和数学的发明,这是思维为自身建立的普遍必然秩序,是语言之后的又一次思维能力革命,是最大的知识论事件。(4)制度的发明,包括政治制度、分配制度、伦理制度和公共规则等,是人类为生活建立的合理化秩序,同时也就发明了社会。这是最大的政治学事件。(5)科学的发明,科学建立了万物理论,是思维为知识建立的统一秩序,以及可重复验证和可必然追溯的知识证据链。
如果更细致地分析创造文明的存在论事件,可以说,所有伟大的创作都是存在论事件,这个列表太长了。《周易·系辞下》和《世本·作篇》最早表达了以“作”建构秩序的问题意识,还给出了早期文明的伟大创作列表。在文明史上,火的使用、水的使用(灌溉)、房屋、车轮、织物、农具、工业、蒸汽机、电力、核能、互联网等,还有尚未取得根本性成功的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量子技术和可控核聚变等,都属于改变生活的存在论事件。
现在的问题是,元宇宙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存在论事件,但是否成真还有待未来的证词。尽管就目前看尚有差距,但重要的是这种前景并非不可能,因此事先成为一个问题。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种技术发明而是多种技术的汇集合作方式,包括逼真感觉技术、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可以说,元宇宙发明的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的无限开放平台,任何可兼容的新技术都可以添加到元宇宙中。因此,元宇宙会成为一个技术汇集中心,在技术足够密集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建构一个新世界。如果说语言创造了复数可能世界的抽象存在,那么,元宇宙很可能将发明第一个被现实化的可能世界。数字化或信息化的可能世界一旦获得可经验性,就具有了现实性,可能世界就不再仅仅存在于思想中、逻辑中、数学上或虚构文本里,而将第一次负载着现实能量并叠加于真实世界之上。可能世界由纸上谈兵的不可通达状态变成可通达也可转换的实践状态,因此必定带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新问题。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