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国·社会学】把握中国社会结构百年现代化变迁

2021-10-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陈光金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社会结构与变迁、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主要代表作有《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市场抑或非市场:中国收入不平等成因实证分析》,主编和参与主编《中国社会学年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等。

 

  社会结构是一个社会的骨架,它的变迁是最重要的根本性的社会变迁。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发展应当被视为基础性内涵。

  关于社会结构本身的内涵,社会科学有着多维度的理解,马克思、涂尔干、帕森斯等经典社会学家都对社会结构的核心内涵做出了独特的界定和阐释。他们对社会结构的本质的理解是,社会结构是关于社会资源配置关系的总称。我们认为,可以在理论上把社会结构看作由以下结构组成:社会基础结构(如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如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经济活动结构(如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组织结构)、社会权力—利益关系结构(如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社会福利分配结构)和社会规范结构(如法律—制度安排、国家政策体系、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体系的发展为基础而不断发展的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变迁的历史前提,是把握中国现代化进程规律的必要基础。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其骨干就是基于社会职业—身份阶层而建构起来的所谓“士农工商”体系。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这个体系之外,还存在众多其他职业—身份阶层。除了职业—身份阶层结构外,我们还要注意到传统社会的宏观组织结构。这是利益和权力关系的整合体系,包括帝国体制结构、社会性组织架构、社会规范结构(各种国家规范和社会规范)以及一直以来颇受关注的皇权—社会自治权力结构。同时,我们还应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在近代以来的崩毁状况,这将为我们审视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基础提供前提。

  准确把握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同时还需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中国的一场社会性质的论战做简要梳理。这旨在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性转变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人把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定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参加论战的其他派系有不同认识。但可以看到,无论各派系怎样认识近代以来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讨论始终是论战的核心,而关于其中的变迁的认识,其实可以被理解为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前奏的种种不同把握。

  从此角度出发,我们可基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对百年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变迁进行分期。20世纪头五十年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变迁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1927年以前与1927年以后。限于数据的不足,我们主要关注这一时期中国人口的结构变迁(城市化进程问题)和阶层结构变迁(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成问题),社会阶层分化和阶层结构变迁是分析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和表现,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在很多方面,这种变化是基于生产关系变化而发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基础,同时社会结构变革也受到基本社会制度革命的深刻影响。但因为工业化的推进、现代教育的发展等因素的存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具有现代化的性质。第二阶段,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变迁。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基础仍然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亦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规范体系的现代化,也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因。

 

关键词:社会结构;现代化变迁;阶层结构;现代化变迁;社会规范;资源配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