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社会政策专业建设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社会政策学科理论构建、专业发展路径探索、实践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讨论。
基于本土实践推进知识体系创新
社会政策专业知识兼具客观性与建构性特征,学科界定应融合多学科视角,关注政策实践与学术研究。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关信平认为,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政策学科建设角度出发,要基于我国本土实践及党和政府话语推进知识体系创新。通过全面考量社会政策与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的切合度,严格审视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全流程的合理性,科学构建涵盖内生保障与外溢效益的收效评价标准,为推动中国社会政策学科高效服务社会筑牢理论根基。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林闽钢认为,社会政策学科从诞生之初就紧密围绕社会问题与民众需求开展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学科交叉性。展望我国社会政策学科发展方向,应明确社会政策专业的多学科融合知识背景和面向研究对象综合性强等特点,聚焦“社会服务国家”开展理论构建,发挥社会政策在社会服务支持、全民基本服务供给中的关键作用,彰显人民性与家国情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刘能提出,在具体研究中,应构建广义的政策观,以突破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传统界限。政策体系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特点,应关注政策供给的多元决定性因素,凸显政策时间性研究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提升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在田野调查中培养学生能力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加速的当下,我国对社会政策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高校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各具特色。与会学者认为,在基于高校特色进行学科建设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学科内在的实践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培养模式,才能为社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助力学科发展与社会进步。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表示,在设计课程体系架构时应紧扣学科专业性,聚焦教育、就业、社保等关键领域,形成系统的课程架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学科专业亮点,应通过设计参与式调查、规划实施与评估等行动类课程,依托乡村建设项目,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房莉杰表示,专业实习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支撑,通过与企业、基金会、政府、研究机构及行业协会等单位开展合作,可提升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
高校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探索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田丰表示,要在整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资源,以及打造社会平等、大数据治理、人口健康等特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双导师制项目、实践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教学与科研活动提供支持。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陆继霞认为,学科发展对社会政策学科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推动建设跨院校的教材编写团队,通过高校间的课程合作,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丁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推进田野课堂建设,逐步实现社会政策实践教育系统化、体系化发展,在田野调查工作中培养师资力量、提高学生能力。
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主办,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相关院系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