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译心)1月2日,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法律硕士学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新年论坛“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以法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则与路径、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伟东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包含法治的现代化,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审视、理解、把握法治的重要性。聚焦法治发挥作用的路径方法,关键在两个方面:首先,将公众及领导干部对法治的短期认识转变为长期认识;其次,将对法治的机械性理解转变为实质性理解,法学界应形成共识并传递至社会各界,同时注重多元化的有效传递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喻中表示,以法治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坚持五大原则,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范明志提出,法治本身就是司法的“大局”,审判模式是承载依法治国理念的具体制度表现,完善审判模式是建造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
当前,我国城市化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个体化等特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泮伟江认为,城镇与农村的法治化、现代化并不是两个孤立的问题,应当以“市域社会”概念为纽带,一体研究城镇与农村的关联与对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主任李霞认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市域治理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