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运河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聊城举行。与会学者围绕运河区域商业发展,大运河河道工程、运河文化研究、运河学研究书刊概况与发展策略等议题展开研讨,为进一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推动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运河带动城市与经贸繁荣
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根据税收档案和商人会馆碑刻两类资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许檀以运河沿线城市为例分析提出,华北的商业城镇分为流通枢纽城市和地区性商业中心两大类。全国或大区域商品流通中的枢纽城市,贸易范围覆盖多省,地区性商业中心则在地区性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构成全国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框架。
明清时期,随着运河漕运的畅通和商业繁荣兴盛,山陕商人纷纷到运河区域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认为,明清时期,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山陕商人将运河一线作为商品流通的起点,也以之作为商品转输线,将中国南北各地乃至前往中亚的物资长程转输,从事棉布、丝绸、食盐、粮食、木材和书籍等大宗商品,以及矿产、颜料、皮毛、药材、果木等土特产品的大规模经营活动,在大运河商业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河沿岸区域在历史上曾迎来发展机遇。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献忠认为,一方面,为运河沿岸原有城镇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江南是经济中心,与此同时,运河经济带正式形成,二者共同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运河经济带同时也是运河文化带。
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内涵
大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原所长吕娟认为,大运河带动了中国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饮食和文学艺术发展。新时代,要依托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不断激发大运河文化遗产活力。《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主编、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欣认为,近年来,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持续推进、文旅融合主题持续被关注,但大运河发展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文旅融合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特色文化挖掘和保护仍处于较低水平,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存在地区差异,黄河以北段通水复航问题有待推进。
临清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维华介绍,临清运河遗存种类丰富、内涵深厚、保护级别高,运河特色鲜明,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潜力。在运河文化的活化利用方面,临清推行了一系列实践措施:深入研究发掘,构建“理论+实践”传承体系;注重古为今用,完善“保护+利用”工作机制;突出深度融合,塑强“产业+品牌”发展模式。
多维度推动大运河研究发展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来,学术界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对大运河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学者们认为,未来应多维度推进大运河研究迈向新台阶。吴欣表示,一是要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深刻阐释大运河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大运河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大运河与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大运河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及世界文明互鉴的作用。二是打造高质量文旅产业、产品。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运河文旅产业链,重塑运河文旅消费新场景和新模式。三是深化黄河以北段通水复航问题研究。解决技术可行性问题,以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运河复航。
准确记述大运河是大运河研究的重要工作。《中国大运河年鉴》作为记录中国大运河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备受学术界重视。据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丁延峰介绍,对大运河年度发展的梳理和总结,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大运河研究发展。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李泉表示,近年来,运河学研究在“文献与舆图”“漕运与交通”“运河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等专题领域产生了许多成果,未来应深入研究“黄运关系”“水域社会”“生态环境”等特色专题,不断开拓运河学研究新视野。
会议由聊城大学、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聊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