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

2024-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10月26—27日,第四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扬州举行。会议聚焦“AI时代的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这一主题,与会学者围绕AI时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新范式、文学伦理学批评与AI文学研究、AI与创意写作教学、AI时代文学阅读共同体建构等议题展开了研讨。

  AI引发文学创作与研究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以及人机融合的日益完善,人工智能已不再只是作为工具发挥作用,而是与人高度融合,深入影响人类生活。浙江大学教授聂珍钊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可称为AI文学。人工智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分析、学习并模仿人类作家的写作风格、语言习惯和创作思维,从而生成具有文学性的文本。在他看来,AI文学这一新兴文学形式,正逐渐在文学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AI生成的文学作品范围广泛,包括长篇小说、剧本、新闻报道、方案和广告文本等多种形式,不仅提高了文学创作的效率和质量,也给传统的文学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苏晖表示,虽然目前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的授意下进行的文学写作与人类写作存在较大差异,但未来人工智能必将给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带来巨大变革,引发文学创作主体和创作方式的变化,推动文学内容和类型的革新,以及文学观念、理论、阅读、传播和教育的变革。现在已有作家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写作,通过AI协助搜集素材、提供写作思路等。

  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吴笛看来,“AI时代的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这一主题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时代特征。他认为,数字革命正在引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重塑生活,并将在未来继续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准确把握文学的时代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教育行业及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造成了冲击,也给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苏晖总结了学界对人工智能写作的不同看法。第一种是优越论,认为人工智能写作在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难以企及人类写作。第二种是恐慌论,由于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整合大量数据形成作品,有人担心其未来可能会像人一样拥有自由意志,威胁人的创作主体地位。第三种是乐观论,认为人工智能写作代表着文学的未来,能够推动文学创作革新。在苏晖看来,我们既应对人工智能引发的潜在危机保持警惕,也要对其创造性保持期待,积极拥抱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为我们服务。吴笛认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社会语境,无论AI的势头如何迅猛,都无法取代文学的教育功能及其对人类思想和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卓看来,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知识图谱、能力图谱、专业图谱、AI虚拟教师等技术为教育插上了翅膀,为教师提供了高效助手。作为研究者和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实现研究和教育理念、范式、方法的实质性改变。

  苏晖强调,面对一系列挑战,我们应坚持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和个体自我完善。科技不会自动造福人类,其使用必须置于正确的伦理引导和规范之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若失去人文价值的引导,必然损害人的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科技发展的正面效益。

  探索文学跨学科研究新路径

  如何推进人工智能时代文学与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在吴笛看来,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极具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主题。文学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是开展教育的良好途径,人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接受隐喻语言的熏陶,认识文学的伦理教诲价值。而教育则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边界,丰富了文学的功能和思想内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宏大理想。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依靠传统苦读苦思的方法已无法完成对文学的阅读和理解。聂珍钊认为,我们需要更新方法,既要运用AI完成对文学的阅读和理解,也要运用AI实现文学的计算分析,使文学阅读和分析更加科学化。

  文学胜任力有助于塑造个体的核心竞争力。王卓认为,文学胜任力通常包括共情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与话语能力、阐释能力四个维度。但在AI时代,还需增加文学数字能力这一维度。

  AI文学教育研究重在文学原理和AI工具的应用研究。聂珍钊认为,面对AI文学,现有的文学理论已失效,无法解释当前的文学现实,需要加强文学原理研究。如何将AI工具的应用纳入文学理论并构建新的文学理论,是AI文学教育研究亟须讨论的问题。

  会议由《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蔡毅强(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