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22日,新文学研究创新国际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文学史及史料创新研究、新文学理论批评创新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语言革新促进新诗文体功能拓展
新诗文体功能的拓展与近现代语言革新运动密切相关。“口语”的运用对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学东表示,“口语”是黄遵宪、胡适等现代诗歌先驱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的利器,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基础,拓宽了中国新诗的发展空间。从早期的白话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普罗诗歌、40年代的朗诵诗、民歌体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歌运动,“口语”已成为推动中国诗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随着新诗语言的革新,特别是虚词的引入,现代诗歌的叙事功能得到了极大拓展。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钱韧韧表示,虚词入诗有助于现代诗人表达叙事内容、明确时空关系、展现叙事主体及对象等。大量使用虚词可以厘清复杂的逻辑关系,增强诗歌散文化句式的语意表达功能,细致地描摹现代生活和人生经历。虚词的增加还推动了诗歌叙事形态和题材的多元化,改变了诗歌的节奏机制,打破了汉语诗歌“连续强重音”的状态,形成轻重起伏、快慢交替的语音节奏。
虚词的普遍运用直接参与并影响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形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雪松认为,虚词带来了节奏单元划分的变化,参与音韵节奏的新构型,使中国现代诗歌出现了类似“阴韵”的现象。现代诗歌因虚词的增多,展现出更强的思辨力量,扩大了语义场域,超越了传统诗歌的“偶意”常态,为诗歌开辟了更广阔的表现领域。
传统诗歌的歌性特征在新诗变革中发生了现代性转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泽龙表示,现代诗歌倡导文言与白话的结合,强调用自然的音节和口语写自由的诗。现代诗歌的声音强调语言与意义的融合,成为一种蕴含思想的声音,摆脱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化约束,使之更加生动有力。他认为,现代节奏是新诗声音的核心元素,以多样化、规律重复的开放性节奏构成现代诗歌声音的重要美学机制。
在“历史化”基础上重建“文学性”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岩泉表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化为世界现代史的发展提供了新颖的例证,并探索了新时代民族文学的发展路径。他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化的理论模式和实践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新文学研究先后形成了三种范式:革命范式、“新启蒙—纯文学”范式、“现代性反思”范式。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志伟认为,每一种范式的生成都有其现实针对性,在一段时期内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三种范式及其背后的不同政治文化逻辑构成了中国新文学研究的内在张力与矛盾。今天的中国新文学研究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拓展研究视域、整合经验、弥补各范式的短板,以实现对“启蒙/救亡”“文学/政治”等二元解释结构的超越,重建中国新文学与丰富的历史之间的关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地方史编纂蓬勃发展。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宏宇认为,当代文学地方史的编写呈现出方志式叙史与经典化叙史的差异、志地方与越境书写的矛盾、中心与边缘关系的重组,以及与地域文化和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关联等主问题。这些问题的深入反思有助于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地方史编纂的功能与价值,也为创新全国性文学史的写作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重建‘文学性’范式需要在‘历史化’的基础上重建‘文学性’。”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提出,新时代“文学性”研究范式的重建是对21世纪以来盛行的“历史化”研究范式的学术回应,同时也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性”研究范式的学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