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寄语祝福中国

2024-10-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国学专家马克林(Colin Mackerras)

  我衷心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1964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自那时起,我亲眼见证了这个国家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几何时,中国还饱受贫困之苦,然而,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我的同事和学生们的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他们不仅眼界大开,对国家和世界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出国深造,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尽管一些西方媒体喋喋不休地谈论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但就我个人所见,中国依旧充满活力,稳健而繁荣。中国在科技、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是20世纪60年代我在中国生活时无法想象的。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全球力量平衡将逐渐向中国倾斜。但我想强调的是,习近平主席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中国将在多极化世界秩序中发挥关键作用,这对于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来说是非常恰当的。我所见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不谋求霸权的国家。
  我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满怀祝福,丝毫不担心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如果我们能够成功避免当今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危机,中国必将拥有灿烂的明天。中国人民值得拥有这样的未来!
  德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斯蒂芬·奥盛库(Stephan Ossenkopp)
  我对中国75年来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我祝愿中国能够永远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中国人民永远幸福安康,永远坚韧不拔。过去75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这些成就包括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基础设施现代化、教育奇迹等。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在世界上赢得独特地位与声誉。中国始终保持强大而不推行霸权,始终尊重世界其他文化和人类文明多样性。
  中国深知,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人类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而中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曾经,一些西方强国怀有嘲讽、唱衰中国的心态,并试图采取措施阻挠中国的发展进程。但如今,随着世界各国均希望与中国加强交流,即使是那些思想狭隘的西方人士,其对华心态也发生了积极转变。
  当我们分析中国在过去75年经历的巨大变革时,可以观察到的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实施这一战略的勇气。事实上,正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施卓有成效。展望未来,我由衷希望中国在当今世界地区冲突中的斡旋、为促进和平所作的努力能够取得新进展。我也真切盼望,中国有关国际发展新格局与国际安全新秩序的倡议,以及将文明对话作为发展外交关系重要举措的主张,能够引领国际关系范式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米·埃雷拉(Rémy Herrera)
  当前,在一个被多重冲突阴影所笼罩、被不确定性所干扰、被混乱所威胁的世界,中国显然扮演着维系稳定和理性的关键角色。中国在国际层面日益显著的地位,对于世界和平的恢复至关重要。不幸的是,一些西方领导人正在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助长全球局部纷争和战争。相反,在尊重文化差异、秉持平等互利等原则的基础上,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繁荣。
  我真诚希望,依循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选择的道路,中国可以通过其高效的行动力为他国树立典范和榜样,并为“全球南方”人民和“全球北方”劳动者各自为创造更美好世界而进行的努力带去希望。如今,人类面临诸多共同挑战,不仅要反对国际冲突,还要反对帝国主义;不仅要面对新自由主义的衰落,还要阻止资本主义的侵蚀。因此,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实现社会转型,减少不平等,并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议程,以保障人类正义和福祉。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正在点燃社会主义的希望之灯,也正在为自己和世界克服挑战做充分准备。如今,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世界各地的进步人士,不管他们彼此间有什么分歧,都应当明白,中国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朋友。因此,西方领导人必须减少对中国的恶意,同时加强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这需要时间,但我坚信,胜利会到来,幸福也会到来!
  (本报记者  白乐  刘雨微/采访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禹同(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