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楠 通讯员童言)9月28日,“智能、符号与文化”跨学科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智能、符号与文化”主题,深入探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智能与逻辑实验室主任杜国平从不同年龄层人群对不同逻辑推理类型掌握的差异性入手,提出了思维素质提升的整体性思考。他提出,逻辑学是人类智能的核心部分,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对逻辑推理的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离不开思维素质的提升。浙江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廖备水强调,机器伦理建立在人类伦理的基础上,但需要具备与人类伦理不同的基本特征,即弱主体性、社会平衡性、文化差异性、人机交互性。这些特征要求将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提出,AI不仅可以优化传统的文化生产流程,还能够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表达方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俞虹表示,AI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和精准性,也使传统新闻价值观念面临巨大的挑战。自动化生成新闻虽然高效,但是否能够确保真实性、平衡性和客观性,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传媒教育应更加重视技术与伦理的融合,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副教授徐慈华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符号世界的快速扩展。符号作为人类认知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不仅得到了全新的展现方式,还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能力。符号世界的扩展,不仅增强了人类理解世界的能力,还推动了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释放。
无界AI市场总监李本涨展示了AIGC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分析了AIGC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他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文化与旅游产业对数字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AIGC为产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内容生产手段,显著提升了文旅企业的内容创作能力。每日互动联合创始人张洁提出,科创行业的未来趋势包括更深层次的跨领域合作、数据驱动的创新模式以及技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将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跨越边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会议由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和亚洲文明研究院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