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象牙塔”蒙尘

2024-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象牙塔”作为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代称,早已深入人心。它代表着学术研究工作的高尚与纯洁,远离社会世俗的纷争与干扰。然而,学术领域屡屡出现的学术道德失信行为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据报道,2024年上半年,全球共有2096篇SCI论文被撤销,有1131篇来自中国,占比高达54%。而中国作者SCI论文撤稿的四个主要原因分别是数据不可靠、同行评议造假、由论文工厂伪造、抄袭,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正不断遭受质疑,公信力也受到挑战。就学术界频现的这些“怪现象”,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试图分析学术道德失信产生的原因,找寻学术初心。

  找寻学术初心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身处“象牙塔”中的学者们,对张载的这四句话应有深刻感悟。

  在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清末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就展开了一场关于学问“真”与“用”问题的持续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姜萌介绍,“真”与“用”问题,本质上就是学术的初心问题。中国古代的“经世致用”传统,讲求的正是“真”与“用”的平衡兼得,并指向了学术研究的价值旨归。

  “我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有偶然因素。小时候,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学术,也不知道如何做历史研究,只是朦胧地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农民这么穷、这么苦?”姜萌说,正是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他与历史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在诸位老师的帮助和引领下,走上了历史研究的道路。时至今日,最初的那个疑问仍在影响自己的历史探索。

  学术研究源于人的好奇心,代表了人对世界的发问与探究,试图找出世界万物为何如此的答案。今天,学术研究不仅是个人的兴趣,也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娜谈及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时说:“事实上,我并没有从小立志从事学术研究。我很清楚地记得,直到写完博士论文,完成了博士学位答辩,才恍然感觉自己真正迈进了学术的门槛,学会了学术话语的表达,掌握了学术方法的应用,了解了学术规范的严格性。在毕业后的很多年里,我逐渐完成了从博士生到学者的身份转变。这时,学术研究不仅是一份职业,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一些现象也会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论框架去分析。”

  在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过程中,每位学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但追求真知、造福社会始终是他们自觉肩负的责任。曾几何时,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公众对学术研究“落地”的期盼。同时,社会世俗环境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也值得警惕,提醒学者们要真正走出“象牙塔”,找寻学术的纯粹与初心。

  守住学术初心

  当今时代,人们每天都被海量信息包围,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可以说,社会的透明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高。对于学术研究工作而言,其曝光度和受关注度已大幅提升,与公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可谓在“显微镜”下工作。然而,学术领域的一些“怪现象”为何还能频频出现?

  王娜认为,学者既是学术共同体的成员,也是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当学术研究不再只是个人兴趣爱好,而成为一种职业谋生手段时,做学术不仅是实现自我的途径,还是赚取报酬的手段。因此,学者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职业的追求,可能导致个人面临潜在的学术伦理风险。

  王娜说道,“今天的学术圈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与其他系统密切交互、联系的。学术成果不仅会赢得同行的认可,在学术圈内为作者赢得尊重,同时也会跨出学术圈,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市场中获利”。她进一步补充道,在以“流量为王”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名气与利益的捆绑使一些经常曝光于聚光灯下的学者名利双收,而大部分默默踏实做学问的学者却鲜为外界所知。这可能也诱使一些人铤而走险,为了“成名”“成家”而触碰学术伦理的底线。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教授刘洋告诉记者:“我相信,绝大多数研究人员走上学术道路之初,都是怀着探索未知的渴望以及对学术的尊重。但是,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内外因素的作用,这种驱动研究的内在动力逐渐被名利所俘获,从而产生了投机心态。”

  学者心态失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公心的缺失与恒心的不足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刘洋表示,就公心而言,学术是天下公器。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推动知识的增长与传播,是学者以其特有方式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如果学者仅仅把学术当作“为稻粱谋”的工具,忘记了学术成果的公共性,就很容易忽视学术的严肃性,从而将学术功利化。就恒心而言,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以付出时间和精力为代价,学术成长尤其如此。学术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寂寞、艰苦的过程,恒心不足就容易让人企图走“捷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如何纠正学术领域的“怪现象”,王娜认为,守住初心是最根本的。要不断加强个人的学术伦理规范教育,让学生从接触学术之初就树立敬畏之心,使他们明白做学术需要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同时,要持续完善学术伦理的治理体系。学术治理是一项多层面的复杂工程,必须在国家、学术界、个人三个层面系统发力,才能形成有效治理体系。

  学术之路,贵在精神上的富足,旨在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谋发展。应及时拂去落在“象牙塔”上的尘埃,保持本心的纯净,让学术公信于天下。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隋萌萌(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