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2024-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9月9—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以来,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一项项举措扎实落地,教师队伍实现了量质齐升,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教师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教师地位待遇显著提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介绍,近年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起中小学教师5年360个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优先支持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教师培训;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师研修”板块的建设和应用;组织高水平师范大学结对帮扶中西部地区薄弱师范院校;累计派出24.3万名教师到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支教讲学。此外,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

  自1985年设立教师节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至2023年的1891.8万,教师的学历层次也稳步提升。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逐步实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史宁中见证了中国教师队伍发展的历程和成就。“教育政策和实际举措的落地,完善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坚实的师资基础。”史宁中表示,近年来,国家通过教师立法和制度建设,为教师职业发展和素质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素质提升方面,实施了“国培计划”等项目,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职业发展上,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渠道更加多元,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在待遇保障方面,建立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教师收入。通过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和奖励活动,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日益提升。

  40年来,广大教师为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小学教师教育引导了1.9亿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中高职教师每年培养约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高校教师成为我国高水平科技创新的主体参与力量。东南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宋爱国是我国高水平科技创新研究的实践者之一。近30年来,他聚焦于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基础研究,近5年来,已先后完成载人月面移动平台遥操作控制系统和人机工效实验载人月球车的研制任务。为铸大国重器实现科技突破,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科技报国的奉献精神。

  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

  40年来,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扎根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一大批优秀教师用实际行动支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凝练铸就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底色与崇高品质。

  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京举行。宋爱国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他秉承“科研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积极依托科研优势进行本科教学。宋爱国表示,要将团队科研成果与科技前沿融入教材,优化教材内容、更新课程教学案例,同时拓展学生课外研学,利用科研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人才。

  全国模范教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佘双好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用知识建构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并致力于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他寄语青年思政课教师,“新时代新征程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好思政课,还要有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传播的能力。”

  史宁中深耕课程与教材建设,致力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型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质在于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育人行为。”史宁中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学科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中,能够自信地面对挑战,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弘扬教育家精神要遵循见人、见物、见事进而见精神的原则,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文博和纪念场馆等多方力量参与,充分发掘和整合运用多种教育资源,面向包括教师在内的不同群体,开展宣讲、研学、文艺创作和传播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教育家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影响更多人。要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建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工作中,同时多出强师利师惠师政策,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以“大国良师”夯实教育强国之基

  《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只有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专业素质,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史宁中表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引路人。要通过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同时,涵养师德师风十分关键,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专业素养方面,教师应不断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参与学术交流,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政策层面,要强化教师权益保障,确保教师在经济和职业发展上获得支持与保障。

  梅兵认为,要将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要求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通过深化学理研究、加强咨政建言等方式,筑牢思想认识根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刘建表示,要深化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开设教育家精神专门课程,并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自觉融入教育家精神。要把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内容,使教育家精神外化为教师的教学工作。

  要将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教师思政工作、教师职业发展、师德师风建设等各方面,推动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风尚。要加强优秀教师典型选树,传播中国教育声音,努力营造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广大教师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己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查建国、陈炼、张清俐、明海英参与采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韩卓吾(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