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已成为国家、高校及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有组织科研如何在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中发挥独特作用?如何高效、有序地推进有组织科研?8月21日,本报记者探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及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挖掘他们在有组织科研领域的实践案例及宝贵经验。
中国历史研究院:
汇聚史学精英 共筑通史辉煌
盛世修史,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作为党中央高瞻远瞩、精心部署的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一项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该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强有力组织下,汇聚了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的智慧力量,在国际史学思潮激荡中,清晰、坚定、响亮地发出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正声。
“历史,是民族精神的根与魂,是激发爱国之情的源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赵庆云认为,撰写通史不仅是历代史学家的崇高追求,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历史学科发展的基石。而《(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正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界的一次壮丽集结。它以断代史与专门史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精心构建了一部跨越远古至当代的鸿篇巨制。全书共计36卷,全面系统地勾勒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为确保这一宏伟工程的顺利实施,中国历史研究院精心组建了一支由400余名顶尖历史学专家学者构成的强大研究团队。今年年初,《(新编)中国通史纲要》及《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作为该工程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已正式面世,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与学术界的热烈反响。这一成果的取得,正是得益于有组织科研的集中攻关优势。
此外,赵庆云还列举了多个通过有组织科研取得显著成效的史学研究项目,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这些项目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更彰显了有组织科研在汇聚智慧、整合资源、培养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赵庆云认为,有组织科研以其独特的组织模式与协作机制,在推动学术创新、促进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集中优势力量攻克重大科研难题,还能够为年轻学者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与成长平台,从而为我国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共建共享实验室 创新科研模式
在世界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多变,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这一趋势要求我们以更加敏锐的目光和高效的手段,紧密追踪外部环境的最新动态,精准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向政府及企业界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应运而生。
该实验室主要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科研力量,整合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的研究团队,同时联合中国科学院下属的技术研发团队,构建起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旨在为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寻找机遇、应对挑战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相较于传统的国际问题研究,我们的实验室更加注重使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来深入研究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的潜在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验室计划在今年内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包括构建三大底座模块,即世界经济与政治AI专业模型、全球宏观预测模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监测系统,两大可视化模块即中国海外发展融资信息可视化模块、中国海外发展融资绩效评估可视化模块,以及一款国际贸易政策模拟软件的研发。这些模块和软件的建立,将为实验室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工具,助力中国更好地把握全球经济脉搏,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经济政策。
在实验室的日常运作中,徐奇渊强调了科研团队的力量和开放合作的氛围。他表示,实验室的科研活动由召集人和各模块牵头人共同负责,无论职务、职称如何,只要有切实可行的科研方案,都可以申请开展研究。这种灵活的科研机制为每位科研人员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舞台。同时,实验室还定期举办科研会议,邀请未直接参与实验室工作的研究室、编辑部等科研人员列席参加,以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科研工作。
谈及个人在有组织科研中如何发挥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苏庆义认为,科研团队内部的分工协作与沟通交流是推动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科研过程中,团队应明确每位成员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成员之间应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共享知识、数据和信息资源,共同记录研究进展。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此外,苏庆义还强调了“团队化作战”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协作,才能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实现科研效率的整体提升。
经验与心得:
以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在重大科研探索中,突破性成果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单凭一己之力就能达成。正如钱学森所言,导弹的研发需仰赖一群既具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庞大研究团队。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科研思维、范式及组织模式的革新,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就需要发挥有组织科研的作用。
相较于学者个体独立自由的研究,有组织科研展现出了独特优势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郭子林认为,有组织科研至少具备三大显著优势。
首先,它能够基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由国家机关或科研机构主动设立具有前沿性、前瞻性及现实意义的重大研究课题,这一点往往超出了大多数个体学者的能力范畴。其次,通过发挥组织功能,国家机关或科研机构能够汇聚来自各学科、各领域的顶尖研究力量,促进跨学科融合性研究的深入发展,从而确保产出具有突破性、标识性的科研成果,这是任何单一学者都难以独立实现的。最后,在资源整合与资金调配方面,有组织科研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服务职能,通过集中科研资源与资金,可以为工程性科研提供坚实保障,这是个体科研人员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解决复杂科研问题、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步与创新的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尤为重要。苏庆义认为,有组织科研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创新与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认可度与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福祉。未来,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将持续关注全球产业链、中美经贸关系及国际经贸规则等关键领域的研究,而这些领域的研究无疑需要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科研人员的携手努力与合作。
“有组织科研必须具备高度的预见性,要能够敏锐地洞察并预判国家未来的重大需求。”郭子林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就是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设置战略性议题,组织全局性研究,提出引领性思想。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将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意义深远且重大。
发挥“有组织科研”核心驱动作用
本报记者 段丹洁
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以“有组织科研”为重要抓手,精心构筑跨学科、跨领域科研联盟。这些科研团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秉持问题导向研究理念,开展了一系列集中而深入的攻关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充分彰显了有组织科研的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
比如,在理论探索中,针对一系列重大学术命题及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汇聚了多学科的智慧与力量,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与交融,不断深化对这些关键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在政策研究上,有组织科研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智囊团,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与丰富的智力支撑。在文化研究中,有组织科研助力学者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推动文化在创新中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社会公平、社会治理等复杂而紧迫的社会问题,有组织科研更是展现出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它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与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既具理论深度又具实践价值的方案与建议。
然而,有组织科研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学科壁垒坚固、资源分配不均衡、组织协调较为复杂以及创新动力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组织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困境也不容忽视。
为破解这些难题,推动有组织科研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学者们纷纷发出呼吁。一方面,希望更多科研机构和优秀学者能主动开展有组织科研,科研团队结构更加优化,打破学科、机构与地域的界限壁垒,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希望相关学术机构及科研团队能够加强资源统筹配置与项目管理机制建设,鼓励跨学科融合与学术交流合作,强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使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有组织科研体系能够日益完善,在国家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攻关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