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孙美娟)10月30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2023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展望》发布会在京举行。
据了解,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提出的中国经济学的原创性概念和范畴。它将稳定政策、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旨在促使实际经济增速、长期潜在增速和最优经济结构下的潜在增速合理增速三者趋于一致,从而实现最优经济结构下的短期平稳运行与长期稳定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与宏观政策展望》报告对2023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操作情况进行研判与评价,并对下一阶段经济增速目标和宏观政策作出展望。
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实现了相对较高增速,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从环比增速来看,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速达到1.3%,比二季度提升了0.5个百分点,也反映出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不断推动中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表示,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加大力度创新与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新变化,还可以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性部分,为全球宏观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陈彦斌回顾了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的缘起、现状以及理论内核。他认为,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与以新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宏观政策理论存在本质差别。传统宏观政策理论认为宏观政策只需要平抑实际增速对潜在增速偏离所形成的产出缺口,但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指出,当存在负向潜在增速缺口时,产出缺口会因潜在增速偏低而被动收窄,由此导致宏观政策力度不足。
此外,综合考虑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操作状况,报告建议加强对增长政策的使用,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提升到2%左右;加强对结构政策的使用,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在结构政策和增长政策的配合下,进一步加大稳定政策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