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国有企业则是国有经济的主要体现方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助力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这一使命不仅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构建中国特色管理模式
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我国央企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主体,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案例研讨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助理窦勇表示,当前我国央企的责任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在宏观上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管理能力提升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战略支撑点。特别是在与外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中,企业管理能力差异会导致较大的绩效差异。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必然要具备与世界一流企业相匹配的管理能力,构建与新时代、新要求、新发展、新课题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肖红军表示,一家企业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其背后一定有一套一流的管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杨继东也认为,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管理,而一流的管理需要在理念、制度、技术上进行系统思考,并随时进行动态评价和调整。若以此为标准来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构建一套基于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已经非常迫切。
与技术和资本不同,管理具有二重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项安波认为,管理具有生产力和生产管理的双重性质,包括生产经营要素配置和生产经营组织等,这就涉及生产关系,比如制度、所有制结构,法律、文化、道德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管理的科学性,也要尊重管理的艺术性。
提炼中国国有经济发展理论
按照西方理论,政府干涉经济会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率,而国有企业因为存在激励问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但在中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浩提出,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国有经济体系,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最多,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如何总结提炼中国国有经济发展理论,需要国内学术界深入研究。
然而目前为止,我国现有教材中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尚没有足够深入的解释,对国有经济的讲解与国企改革发展的实践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郑东华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积累了丰厚的管理和发展经验,但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不足,既缺少专业教材,也缺乏具有学术理论高度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摸索、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的渐进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新使命。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管理创新实践不断推进,成效不断凸显。在郑东华看来,研究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从案例做起,是一个比较贴近现实的研究切入点。在国有企业自身提炼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学术界对案例做进一步的学术理论提炼,再将其收纳到高校教材中,这样高校在讲解国有企业时,就可以真正使用中国自己的教材和案例。
注入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理念
学者还探讨了目前在国企中颇具代表性的“八维精益”管理理念。“精益管理”理念产生于“精益生产”,即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运用“精益思维”,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理念精确、治理精准、过程精细、技术精湛、结果精致、产品精美、服务精心、品牌精彩”。
目前,除了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应用“精益管理”方法外,其理念在中国也有相应的实践基础。《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动企业将精益管理运用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的全流程”。这表明,“精益管理”已经上升到中央对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路径指引层面,成为我国企业在管理时需要参照的基本遵循。肖红军认为,“八维精益”从问题导向出发,涉及终止、目标、主线和格局等多个维度,是一套完整的、具有时效性的管理模式。但目前,“八维精益”尚缺乏基础理论支撑,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同时,“八维精益”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着工业时代的管理思维。随着我国数字化产业的不断推进,对其还要不断注入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理念。汪浩认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八维精益”理念可能更侧重于对员工的监督,未来还需要在激励层面适当加强。
多元产业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普遍现象,因为不同企业适用的产业结构不同,因此“八维精益”究竟适用于什么模式的企业和行业,也是学界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在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看来,精益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工作的精准度,通过降本增效,实现效益提升,因此未来“八维精益”可以对具体事项做颗粒化的进一步细化。比如在国有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过程的精细化,从而将供应链、生产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化运营等更多指标进行量化,最终形成一套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的硬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