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科学被引入中国之后,如何看待及发展中医成为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当前,关于中医发展的社会共识已经超越分歧,中医正按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指引快速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医心理学这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由中医学者王米渠等提出,属于中医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相交叉的学科,并逐步发展为特色鲜明的中医心理学学术体系。中医心理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积极汲取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知识,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2017年,国家卫健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心理学发展”。自中医心理学这一学科概念提出以来,实现中医心理学研究的现代化一直是众多中医心理学研究者持续努力的方向。在迄今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心理学研究现代化主要按照两条路径推进:一方面,在中医现代化的框架内,依托中医研究的现代化发展推进中医心理学临床研究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在现代心理学的框架内,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技术和研究范式,实现中医心理学相关理论及核心概念与现代心理学研究有机融合。
中医心理学研究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在基础研究上,中医心理学主要以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五脏神志论、人格体质论、阴阳睡眠论等基础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量研究者对中医心理学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主要从中医理论中挖掘整理出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学相关理论或核心概念。与此同时,相关学者对这些理论及核心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化的实证研究。例如,在人格研究方面,薛崇成、杨秋莉等依据黄帝内经中“阴阳五态人”的分型方法编制了中医五态人格量表,目前已成为使用范围较广的人格测量工具。此外,相关学者还编制了人格倾向量表、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等。在情志研究方面,王米渠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率先通过遗传学研究技术对情志相胜的生理基础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另外一些研究者还根据情志理论、阴阳睡眠理论编制了中医肝藏象情绪量表、中医失眠量表等测量工具。在认知研究方面,刘天君、贾春华等对中医思维的认知神经基础进行了系列研究,尝试寻找中医思维的肌电、脑电、脑成像等特异性生理指标。
在临床研究上,与中医心理学相关主题的成果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医心身合一思想强调在临床上形神共治或形神共养,因此,大量的中医临床研究或养生研究与中医心理学关联紧密;另一方面,中医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而多数慢性疾病致病原因、治疗和康复明显都存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因此,在慢性疾病诊疗中存在大量的中医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涵盖中医的心理疗法、药物疗法、音乐疗法、针灸疗法、气功疗法等。诸多研究者据此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医心理学的存在与发展具备强大的现实基础。目前,中医心理临床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趋势。第一,尝试将西方心理治疗技术与中医治疗技术相结合,进行临床干预并考察干预效果。这一类研究是中医心理临床研究的主流范式。第二,开发具有原创性的中医心理治疗技术,并考察其临床疗效,如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中医认知与情志疗法、移空技术、归根心理疗法等,部分中医心理治疗技术已经在地方卫生管理部门得到认证。第三,利用生理记录仪、脑电、脑成像等技术,检验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这类研究将现代神经科学技术与中医治疗方法相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如针刺研究。这可能得益于针灸刺激效应明确,变量操作清晰明了,与现有神经科学研究范式匹配度较高,同时中医经络与西医的神经系统关联也较为紧密,研究结果的解释易于实现中医和西医理论的相互印证等。
中医心理学研究现代化的挑战
伴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医心理学研究的现代化实际上更主要指向于中医心理学的科学化。通过中医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许多研究的设计深受植根于西方医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思路的浸染,按照还原的逻辑和变量控制的方式对中医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技术进行验证和发展。这导致中医心理学在临床研究上呈现出两类问题:一方面,一些中医心理临床治疗技术研究完全按照基于西医的神经科学相关理论对技术干预的结果进行阐释,出现研究结果阐释的“去中医化”。这与中医科学化过程中,由于中医理论难以被科学语言所阐释而被搁置,进而出现“先药后医”“医药分离”问题相类似。然而,中医心理治疗技术植根于中医理论,两者之间血肉相连,如果出现技术与理论分离的趋势,中医临床心理治疗技术终将失去“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在临床研究上,许多研究者采用中医治疗技术与现代心理学干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但这种简单机械的混合缺乏有机联系,中医诊断基于“证”,而西医诊断基于“病”,两者之间的强行结合,导致研究结果难以得到清晰的解释,最终出现“汇而不通,结而不合”的问题。
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自中医心理学学科概念提出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向融入主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而不断努力,持续尝试利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对中医心理理论及核心概念进行验证或发展。然而,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整体性、辩证性、体悟性的特征,由此造成中医理论在阐释上存在模糊性。通过分析中医心理学基础研究相关成果可以发现,中医理论的模糊性导致中医心理学研究现代化呈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范式,只能对中医理论中提炼出来的中医心理学现象或理论进行思辨性的论述或分析,各类观点莫衷一是,众说纷纭,难以分辨孰是孰非。另一方面,对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生搬硬套,无法有效对中医心理学概念实现令人信服的操作化或者难以很好地实现对变量的有效控制,最终得出的结论似是而非。比如,中医象思维包含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三个层面,涉及隐喻、顿悟、体验等多重心理加工,需要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尝试将其进行量化。当前,大量中医心理学研究成果更多发表于中医类学术期刊,难以达到主流心理学类学术期刊对实验研究的变量控制要求。
中医心理学研究现代化的进路
基于系统生物学方法破解中医心理治疗技术研究科学化中的“去中医化”问题。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如遗传的、环境的因素变化时)这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整合理念与中医的整体、系统、辩证的理念具有高度的融合性。针对中医心理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按照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状态、类型等进行分层处理,收集心理、行为、神经、内分泌等多重数据,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有助于实现中医心理理论阐释的客观化和科学化表达。
借助定性研究方法实现临床心理治疗过程的现代化阐释。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强调患病个体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了中医对生命和疾病复杂性、抽象性及动态性的认识。定量研究侧重于解决概括性、差异性、因果性等问题,缺乏对过程的考量。而定性研究更加关注解释性、过程性、描述性等问题,这很好地契合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通过定性研究能够探究心理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深层因素,有助于研究者从直观的身心现象背后找到抽象复杂的理论,更加深刻准确地认识中医心理治疗过程所涉及的中医思想。
借鉴文化心理学相关研究路径推进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心理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受道家及儒家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健康相关的心理学思想。文化解释模型也认为,疾病只是一种解释模型,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和分类方式,所以心理疾病不仅是一种病理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更加注重从健康角度来开展相关研究,忽视了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中医心理学相关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国内心理学研究者已采用各种方法对传统文化心理学相关主题开展持续研究,这些研究所采用的研究范式为进一步拓展中医心理学基础研究路径提供了有效借鉴。
(作者系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