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将“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与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要求“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健全学校章程实施保障机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学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法治理能力的提升,关乎高校能否实现良法善治以及学生权益能否获得有效保障和实质性的法律救济。当前,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客观上要求高校将法治思维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思维,将法治能力作为高校学生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阅读原文: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6/t20250603_5877285.shtml
编纂教育法典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保护广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自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1年度立法计划中明确提出启动教育法典编纂工作以来,教育法典研究开始进入“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这为新时代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从法理学角度解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理论意涵,探索以法治之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既是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应然选择,也是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