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全员育人

2022-12-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其中特别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成绩、道德养成、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等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浮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足且负担过重,学科教师、班主任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消极化倾向等方面。

  由于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数量有限、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审不便等实际问题,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数量远远小于实际需求数量,很多学校并未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也有许多心理健康教师本身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还有部分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定位较模糊,将学校的行政管理事务安排给心理健康教师。这些情况导致许多心理健康教师承担着过多非心理健康领域的工作任务。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科教师缺乏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他们虽然认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虽然多数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也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但缺乏实际应用的能力。思政课教师存在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淆的问题,只注重提升学生整体思想素质,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所强调的心理健康和积极体验,同时思政课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课堂形式,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语数外等主干课程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理解、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的过程中,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同样,体音美等课程中有着诸如空间、审美能力等大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任课教师没有意识到艺术修养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没能发挥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中小学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消极化的倾向,学校往往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对于问题行为的矫正和消除上,而不是从源头解决,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存在重视个体轻视整体的情况,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和心理障碍高度重视,对于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却不以为意。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上,教师本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成为富有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但现实却是教学内容大多集中于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处理上,忽视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更高要求,未能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 

  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到,教师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2021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发挥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和教职员工等全员育人作用,构建面向人人、人人有责的健康教育体系”[2]。全员育人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全员育人能够有效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各中小学应遵循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按标准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发挥面向全体学生预防和宣教作用,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应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在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要建立不同教职员工之间的协作机制,推进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部分地区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与学生的配比为1:1000,寄宿制学校人员配比要达到1:750。各中小学应按照标准,同时考虑学校自身规模及学生情况,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作用,明确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定位,减轻心理健康教师在兼职授课、政务管理等事务上的负担。心理健康教师应发挥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和宣教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心理问题未发生时做好预防措施。同时,心理健康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多数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而不仅仅是一部分问题学生。

  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作为中小学的主要群体,在人数和教育经验上具有优势,能够弥补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足、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促进全员育人局面的形成,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表明,学科教师应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兴趣,减少因学习或课堂产生的心理问题。思政课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除了教师讲授的课堂形式,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结合时下热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感恩情感等,在思想教育的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语数外等主干课程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心理教育素材,如语文教材中对生命意义探究的内容,数学教材中对逻辑思维培养的内容等,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体音美课程教师应善于利用艺术类课程中包含的大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或者体育运动宣泄自己的情绪,实现自我认知。班主任作为中小学班集体的核心,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重要作用。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为学生创设充满“尊重、激励、合作、愉悦”氛围的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小学的其他工作人员如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也应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爱和关怀包容接纳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学校应建立不同教职员工之间的协作机制,推进全员育人,进而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帮助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并将其应用到课堂和管理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开展面向其他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和培训课程。此外,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学科教师可以一起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策略,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向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在包容平和的环境下改善心理问题,获得自我成长。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可以辅助心理健康教师,及时识别和帮助心理问题程度较轻的学生。当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但程度较轻时,学生可能因自身认识不足而无法主动寻求帮助,心理健康教师因工作形式的局限性,也无法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情况,提供帮助。在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干预时,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可以辅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课堂上给予关注与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交流沟通疏导情绪。当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干预结束后,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可以继续关注学生心理和学习情况,及时向心理健康教师反馈,方便心理健康教师对后续方案作出调整。

  注释: 

  [1]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EB/OL]. 教育部网站,2019年12月6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213_411946.html。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 教育部网站, 2021年8月10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2108/t20210824_553917.html。 

     

  参考文献: 

  [1]苟晓玲 彭玮婧 刘旭:《县域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研究》,《教学与管理》,2021年第6期。 

  [2]王申连 郭本禹:《中小学融合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逻辑及其实现》,《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年第6期。 

  [3]张莉:《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与融合》,《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10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研究”(18ZDA33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标准及测评体系研究”(11JZD044)、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全纳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多学科协同育人研究 ”(SGH21Y003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