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四重逻辑

2024-12-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二〇三五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共同富裕这个奋斗目标始终高度重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蒋宏宾研究员撰著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2023年版)一书,系统阐述了这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

  在宏大叙事中把握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共同富裕的内涵丰富、外延很广,它既从历史中走来,也连接当下现实,既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也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共同富裕的生产史、生活史、奋斗史。正因其丰富与广博,跨越历史时空来分析研究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是富有挑战性的,诚如作者所言“长跨度的历史挖掘和文献梳理,很费心力且难免枯燥”。作者以大历史观、全面性长视角,贯通古代社会与近现代社会、国内与国外、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通过深层次的解析和史论结合的叙事方式,提要钩玄、研机析理,充分展现共同富裕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这种研究体现了历史穿透力,也增强了理论说服力。

  在思想进步中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理论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孕育并“逐步积淀到人们的思想结构之中”。该书开篇即明确提出,人类追求共同富裕的历史同时也是“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接力探求共同富裕的解决之道、解决之策的历史”。书中对先哲仁人等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思考有精彩论述,但正如该书所指明的:“是马克思主义,才使得共同富裕思想真正成为科学”。该书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从而深刻呈现其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思想发展历程。

  在治理制度中把握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该书将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重点建基于制度分析之上,充分彰显制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自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共同富裕”开始的后面五章内容,每一章都有非常详尽的对制度和政策设计的研究分析,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步形成一整套政策方针政策支持和推进共同富裕”,到新时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体系和创新举措”,从中能够明显看出我国共同富裕制度变迁的连续性,进而得出结论,即“要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根本性、首位性制度优势,将此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保障”。

  在回归本源中把握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纵观全书,有两个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带有本源性的价值认知贯穿始终。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上来把握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说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辅相成的产物。”“共同富裕,强调的不光是‘富裕’,更重要、更着力的是实现‘共同’的‘富裕’。”因而,既要观照到发展和“富裕”问题,又要同时观照到共享和“共同”达到富裕的问题。正因如此,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从社会本质和人的本质上来把握共同富裕。把实现共同富裕同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都紧紧围绕着人本身而展开、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共同富裕的内涵本质应当是物质丰裕和精神丰富的完整统一,要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个常研常新的大课题,相信该书的推出能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贡献江苏学者一份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