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视野推进健康设计实践

2023-02-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书影

  民众健康不仅是每个国家都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同时也是国际与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联合国制定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第3项内容就是良好的健康与福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大健康产业是多产业融合的领域,主张民众由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模式向以预防疾病为主要目标转变,推动民众对自身健康状况给予更多重视,并为健康产品培育市场基础。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邓嵘是该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带头人,在近期出版的《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一书中,邓嵘就东西方文化健康观,健康设计的概念、目标及研究范畴,健康设计思维与方法、理论模型构建、原则与应用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立足系统观、过程观,提出健康设计要从个体健康走向健康系统、从绝对稳态走向动态平衡、从被动健康走向主动健康,为学界和社会深入了解健康设计的“知”与“行”提供了全新视野,为健康设计从认知走向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从个体健康走向健康系统

  作者在书中对健康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有的概念侧重个体健康,有的概念则具有更宽阔的视野。《辞海》中对健康的表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随着健康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健康理念的不断变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健康不仅是单纯的个人生理指标,而且包括了社会属性,应当对其持有系统性视角。人造物的世界不仅影响了人个体的生理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其中便包含了人自身、人与人构成的社会要素、人与自然构成的环境要素。作者在书中提出,在进行健康设计时要有全局视野和系统观,因为有机生命体的行为往往是复杂且系统性的,健康设计不仅是对个体健康的关照,更应当从人个体、人与人、人与物的整体视角出发对健康进行系统思考。

  从绝对稳态走向动态平衡

  通常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一种区别于疾病状态的静止状态,自我的健康、不健康、亚健康等不同状态可以很容易地被判断出,并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睡眠等进行个体健康状态的调节。

  如果从这种绝对稳态、孤立的角度转向动态平衡的系统的角度,则会发现另外三个要素,即个人的生理心理、人与人构成的关系、人与自然构成的环境,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动态平衡的关系。邓嵘提出,除个体行为之外,人际关系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很多影响。人际关系包括亲人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同事关系、合作关系等,越是亲密的关系,对个人健康的影响越明显。研究表明,拥有亲密、支持型人际关系的人,有较好的健康状况,也会促进较好的健康行为发生。此外,社会及自然环境也会对个人健康产生影响——当户外有雾霾、空气质量较差时,人们会减少户外运动及接触自然,这对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在系统观视野下,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其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观察世界的两个侧面。时空两种形态表现为过程和系统,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行为改变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提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为通过健康设计进行系统调整,从而达到新的动态健康平衡提供了丰富理论基础。

  从被动健康走向主动健康

  针对东西方主动健康观念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通过健康设计,可以更好地进行干预调节,使人们从被动保持健康进入主动、自主的健康状态,而不是进行被动的治疗。所谓主动健康,就是主动获得持续健康的能力、健康完美的生活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维度。作者认为,在动态平衡调节中要重视“适应负载”——人在亚健康状态中存在可以进行适应与调节的区间,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就可以使其回到健康状态;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干预,则可能进入更严重的亚健康状态,甚至可能进入生病状态。基于此作者提出,健康设计不仅是对医疗产品的设计,还包括对亚健康状态进行检测与干预的系列设计。

  伴随现代设计的发展,设计的独立价值更加突显。如何通过设计促进人个体、人与人、人与物的健康状态,如何通过设计应对国家及全球的健康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健康设计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面广、量大,设计师仅凭基本的设计理论和创新方法很难适应,需要结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设计。邓嵘提出,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及生态环保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未来设计将更加关注人的健康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用综合性和智慧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新时代设计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王广禄

关键词:系统视野;健康;设计实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