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预测性研究

2025-02-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预测性研究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推演未来趋势,为政策和决策提供支持,是了解社会动态、制定政策的重要工具。尽管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进展,但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部分预测结果难免与实际发展存在偏差。这使得一些学者质疑预测性研究的价值,尤其当预测与现实差距较大时,批评声更为强烈。有些人认为预测性研究不准确,无法有效支持实践,因此它“无用”。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预测性研究的深层价值,是对预测性研究的误解。实际上,预测性研究并非追求完美的准确性,而是通过揭示潜在的趋势与风险,提供应对不确定性的框架,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加科学的策略,并推动学术与实践的进步。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2/t20250206_5843215.shtml

  由于预测性研究是基于以往材料推断未来发展,受各类因素的干扰较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复杂性,在实践和应用中常常面临一些认识误区。第一,孤立地看待范式间关系与静态地看待预测结果;第二,以预测为预言或断言,忽视研究的概率性,泛化预测结果;第三,过度依赖乃至迷信新工具和新技术,以工具代替主体思考;“信息茧房”效应导致预测结果被误读。这些误区在理论、方法论和实践层面均有体现,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2/t20250206_5843216.shtml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预测性研究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为制定政策、战略规划以及社会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预测性研究作为在特定情境下对不同政策方案的反映或模拟,帮助人们提前了解各种可能性和趋势,以便提高政策拟定的前瞻性、妥善应对未来变化,而非追求结果与现实数据的绝对一致。传统的预测性研究在数据、方法与模型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但是近年来数据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预测性研究的未来呈现出广阔前景。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2/t20250206_5843217.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