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背景(主办方供图)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李梦丹 陈仁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9月16日,“中国式现代化与民生保障”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办。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与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承办。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生建设:使命、任务与挑战”为主题,以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部署为主旨,打造民生建设学术交流平台,深入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的新思路、新路径。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韩圣浩致辞(主办方供图)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闾海琪致辞(主办方供图)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韩圣浩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闾海琪分别致辞。韩圣浩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民生保障”学术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与民生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推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闾海琪在致辞中表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任重道远,迈入新发展阶段,如何着力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将给予我们新的启发。
以乡村振兴和社会保障推进共同富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作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彦随作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张翼作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少杰作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在主旨演讲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以《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影响和应对》为题作主旨发言。李培林指出,人口因素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这将在未来长时间内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我国最突出的特点。李培林深入分析了老龄化社会可能导致的问题,如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社会养老压力加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最后,他提出了应对策略:分阶段、分群体、分步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降低“三育”成本;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社会化养老体系;促进市场潜力庞大的银发产业健康发展等,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彦随以《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认知与创新路径》为题作主旨发言。他基于地理科学和大数据视角,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理论认知和创新路径进行了阐述。刘彦随提出,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乡村地域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复杂开放的复合巨系统。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加剧了城乡“三分”,快速城镇化驱动下,乡村人口流失、村庄空心化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十分严峻。刘彦随认为,应当以“六地”功能正确定位乡村地域的价值。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其机制和动力源是资源要素整合、产业集群创建和高质量发展的多元互动。要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强化镇域功能、健全村级组织。在乡村振兴创新路径方面,延安治沟造地的工程实践形成了“三生”融合、多体耦合的“三生”空间优化新范式。未来应以数字经济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建立监测体系,通过大数据来把握人地关系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张翼的发言题目是《城乡差距、城镇化与共同富裕》。张翼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民生保障的挑战与前景。他认为,伴随现代化的推进,民生保障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提高就业和收入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过去十年中持续扩大,使得民生保障任务变得愈加困难。对于在业人口,张教授认为高质量就业是关键。他进一步强调,如今在业人口收入的停滞是民生保障改善的主要障碍。同时,张翼提出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中位数时可称为“共同富裕社会”,但在这一指标下,仍会有相对贫困的人口存在。他还详细阐述了当前面临的五大核心问题,包括国际、城乡、地区的收入差距,就业部门的差距以及保障与共同富裕社会未来建设相关的问题。在提出建议时,张翼特别强调农村的重要性,认为农村的发展是中国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基本前提。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少杰的发言题目是《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悬隔与融合》。刘少杰认为,数字乡村建设是重大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其战略目标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通过数字化道路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贫困问题,因此需认真对待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城乡悬隔与融合问题。刘少杰提出,数字乡村建设悬隔表现在行动主体模糊、建设与需求不匹配、重在政府的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走向融合,应当明确乡村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鼓励新型主体进一步发展。
高质量社会保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立雄作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原副院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宁作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文军作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邢占军作主旨发言(主办方供图)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奔,武汉大学生活质量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特聘教授周长城和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乐主持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演讲环节(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立雄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他首先对我国社会保障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反贫困作为我国的发展主线索,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最主要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道路。但要想彻底脱困,则需要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治理结构,而不是完全靠政府的资源倾斜。杨立雄从关注公民权利、改革养老金制度以及建立福利体系三个角度对新形势下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思路。他认为,公民权利应该是平等且有限的公民权,社会资源应该是向困难人群倾斜,而不应该基于公民身份或职业身份高低来分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原副院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宁的发言题目是《创新民生工程如何落地?一个施行(performance)的视角》。王宁指出,创新观念的实践包括两个关键阶段:首先是观念的形成,其次是观念的实际执行。在民生创新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各种社会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支配性的阻挠、抵消性的反作用,以及非协同的施行态度。而真正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实施方式被称为协同性施行。王宁进一步强调,利益分配、观念的共同理解、社会合作与先行试验是解决民生创新观念实施中社会冲突的四个核心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文军以《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实践的中国模式吗?》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认为,若某个发展方式被称为一种“模式”,必须满足四个标准:具有制度化的稳定性、具备独特性或差异性、一旦确立后可为他人所模仿以及被实行主体承认并被他人认可。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主体和我国特有历史文化来确定的。同时,在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并非完全排他,而是与世界共享一种文明。现代化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即使是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也需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现代化内涵和实践。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邢占军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启示: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考察》。他的报告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视角,构建出小康社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耦合联动的指标体系,清晰地呈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邢占军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实现了五大领域的全面耦合连动式发展,构建出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的新格局,搭建起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贡献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的宝贵经验包括:在建设逻辑上坚持国情匹配,在主体结构上坚持一核多元,在发展导向上坚持价值优先,在推进方式上坚持统筹引领。
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奔主持。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武汉大学生活质量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特聘教授周长城和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乐主持。
论坛设置了“共同富裕与高品质生活”“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以及“民生建设与公共政策”四个分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所高校的30余位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